編輯推薦

在近數(shù)十年光景里,混凝土已然發(fā)展成備受矚目的高科技建材。
除了作為建筑材料之外,混凝土還越來越廣泛地被用作立面材料,這種運用至少從戰(zhàn)后的現(xiàn)代主義所衍化出的粗獷主義盛行伊始就出現(xiàn)了。憑借自身的可塑性和雕塑性,粗獷主義也逐漸過渡為20 世紀60、70 年代的預制工程。
無論是立面如同勒?柯布西耶的“粗混凝土”建筑和路易斯? 康的索爾克研究所中所體現(xiàn)的,是承載構筑物的一部分,還是馬歇?布勞耶建造于紐黑文市的倍耐力輪胎大廈中被用作圍護結構的預制混凝土板,或是卡爾? 施旺哲(Karl Schwanzers)建造于慕尼黑的寶馬停車場——混凝土都以其最原始、最樸實的姿態(tài)被運用于建筑中。
混凝土最為原始的一個優(yōu)點就是能夠被塑造成各種形狀和表皮,如同卡拉特拉瓦(Felix Candela)和皮埃爾? 路易吉?納爾維(Pier Luigi Nervi)作品中的輕質混凝土外殼。
近年來,安藤忠雄(Tandao Ando)引領了清水混凝土運用的復興風潮,賦予了建筑詩般質感與豐富表達的同時,也允許了精妙的燈光傳導。
在當代項目中,新型設計工具和應用程序讓建筑師、設計者和藝術家不管通過運用預制混凝土模塊還是現(xiàn)澆混凝土都可以實現(xiàn)幾乎任何能想象得到的建筑形式。
對自由建筑形式的追求刺激了立體形狀包覆、自密實混凝土和特殊骨料方面的許多創(chuàng)新,使創(chuàng)造無縫銜接、連貫、雕刻和幾乎呈液態(tài)的結構形態(tài)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光催化混凝土、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嵌板、由織物混凝土或透光混凝土制成的超薄立面都證明了預制混凝土構造的設計潛力。由此說來,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與數(shù)十年來使用的纖維性混凝土相比,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最大的不同點便是其纖維運用了紡織工業(yè)所聞名的設備和方法,創(chuàng)造以力量為主導的紡織網。
不論在哪種情況下,被硬化的混凝土總是對曾用模板的模仿。
然而在某段時期內,非吸收性模板是混凝土結構的最高形式,此時的研究焦點則轉向了更具實驗性或更差的表皮。正是因為有了包羅萬象的設計潛力和各種處理方法如酸處理、噴砂、清洗、拋光、堆砌、研磨或是結構模板和色彩的運用,才得以創(chuàng)造出擁有各種表皮、紋理或是光滑度的建筑。
混凝土擁有多重性格,它可以冷若冰霜,也可以溫暖親和。在這兩種形態(tài)中,色彩效果、質感和材料外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營造一種特定的氛圍或是單純地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都能成為設計動機。如今,表皮的性質似乎變得越發(fā)重要,為建筑立面創(chuàng)造了美感并賦予其文化功能。或許有的人會說,作為獨立于建筑結構的圍護結構或許更具裝飾性,但是實際的圍護結構與裝飾性外立面之間的邊界從來都不容易處理。在更為強調嚴格的絕緣要求和多層立面的時期,要使建筑外部擁有清晰的外形構造則更為困難。
立面建造所面臨的大多數(shù)挑戰(zhàn)總的來說基本沒有改變。作為城市和建筑的一部分,立面提供了地點和入口,將室內空間隔絕于天氣的影響之外,并通過將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連接和分隔,有效地調控了建筑的私密性。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隔絕室內空間主要是為了免受天氣的影響。如今,將氣候和環(huán)境的影響也阻隔在室外成為越來越基本的要求,以實現(xiàn)技術介入時能源需求的最小化。
但技術要求隨著不同的氣候和天氣狀況而改變。比如十分密集且極其封閉的德國建筑、東南亞建筑的遮陰立面構造都是很好的例子。
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化石燃料有限的使用率和人們對能源效率不斷增長的需求,都使立面材料和構造不斷創(chuàng)新。
隨著對環(huán)境與生態(tài)要素的日益重視,通過循環(huán)使用材料或通過使用可替代的加固材料最小化混凝土表皮來減少蘊藏能量成為了新的選擇。
對多方面改良后的混凝土的使用以及立面改造方面的新潛力能夠帶來技術創(chuàng)新。未來將誕生怎樣的發(fā)明仍然難以預測,因為它們通常并非因材料的突破而產生,而是通過局部的逐步演變而實現(xiàn)?;诩夹g的建造只可能會被更精致的預制結構所超越,這種預制結構的施工過程更為高效,并擁有更加技術化的建筑表皮。

圖書簡介

《建筑臉譜——建筑材料運用手冊4 新型材料》匯集了來自全球著名的建筑設計項目,以專業(yè)的角度展現(xiàn)了建筑表皮的革新。書中以實例的形式,重點闡述了新型材料的特點,包括:節(jié)能特性、環(huán)保特征(生產環(huán)保、使用環(huán)保、便于回收利用、廢品資源化等)、美觀特性、新功能特征(保溫、防護、耐腐蝕、吸聲、智能等)、高性能特征、耐久特征(耐老化、耐候、耐腐蝕等)、低成本特征、施工優(yōu)化特征(施工條件、時間、強度、難度得到優(yōu)化),以及新型材料的發(fā)展趨勢,包括:低能耗、低資源消耗產品將不斷取代高能耗、高資源產品、高比強度產品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全程污染負荷低的產品將取代全程污染負荷高的產品、功能化產品將會得到快速發(fā)展、可再生和廢品資源化將在新材料設計中受到更多關注、生態(tài)建材將會成為建筑新材料設計的主要目標之一、施工效率高、污染小的標準化組合型建材會成為趨勢之一、智能化產品將會越來越多。
這些豐富的展示,不僅是視覺上的突破,還是對想象力的引領。全書細部詳細,專業(yè)資料查閱方便,極具借鑒意義。著重新型材料的分析,并結合實例闡述細節(jié)處理,圖文并茂地為讀者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還開拓了相關專業(yè)人士的創(chuàng)作思維,提供了更多的材料選擇,進一步探究怎樣在“綠色”、“生態(tài)”、“環(huán)?!?、“美學”、“人文”等新語境下進行建筑表皮的優(yōu)化設計。

圖書目錄

生態(tài)表皮
P20垂直花園
P28 Egtved 氣體增壓站
P36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瑞士科技會展中心與學生宿舍
P50蓋達爾?阿利耶夫
P66勒芬科技大樓
P74綠點阿尼默領導學特許高中
P86普羅旺斯大學
P96時間機器
P104波特學院環(huán)境研究教學樓
P112地球工廠
多媒體表皮
P122Integral Iluminación 商業(yè)樓
數(shù)字表皮
P132東大門設計廣場
P144雷克雅維克哈爾帕音樂廳和會議中心
P158哈扎? 本? 扎耶德體育場
P166魯維商貿中心
P178埃爾西諾文化中心
象形表皮
P190游樂中心
P198 MUMAC 咖啡機博物館
P210歐盟太空科技文化中心
P222老干部活動中心
P232沙里夫哈住宅
P240結合科學及生物多樣性的小學
半透明表皮
P252莫斯托萊斯社會服務中心
P264阿爾巴基特資方聯(lián)盟總部大樓
P276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