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也好,動畫也好中,在動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描繪人物是重中之重的部分。
本書作者是日本資深漫畫家,從事多年漫畫教學。作者以漫畫家的視角,從漫畫的基本法則和動畫人物描繪手法兩個方面,通過以圖解文的方式,詳細解說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的動作、人物的立體五官、表情、身體姿勢等部分的動畫人物的繪畫技法以及使用光與影展現人物形象的表現手法。
書中介紹了作者從事動畫和漫畫工作多年總結出來的21個描繪人物的秘訣,同時還將自己從事漫畫創(chuàng)作時的手稿展示出來,以豐富的圖例對動漫人物創(chuàng)作的21個秘訣進行了詳細圖解。同時,作者還將手稿還標記出了作者獨特的創(chuàng)作構思訣竅,為你在創(chuàng)作動漫人物時提供參考和借鑒。幫助熱愛漫畫的你打造的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法。
編輯推薦
圖書簡介
本書是動漫人物繪畫技法的基本入門書。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解了漫畫繪畫需要掌握的基本法則,讓讀者對動漫人物繪畫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從繪畫視點、人物脊背線、骨骼與肌肉的構造、身體的畫法從基本姿勢學起、用“X 線”與“Y 線”捕捉身體形態(tài)、手腳、脖頸的連接、立體的臉部由五官的形狀與位置、立繪重心平衡、動作的極限與重心移動、使用光影達到立體表現、掌握下筆、提筆與筆壓、褶皺的形狀與法則、透視創(chuàng)造立體空間等13個法則。
第二部分則從用邊框分割來演繹作品、用大膽的近鏡頭傳遞魅力、用大幅度的動作展現生機、從連貫場景中抽取畫面再描繪、用物理表現描繪動作進程、刻意扭曲透視、用廣角鏡頭效果制造魄力、用夸張手法描繪喜怒哀樂詳細講述動畫式的手法等8個法則講解了動畫式手法。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解了漫畫繪畫需要掌握的基本法則,讓讀者對動漫人物繪畫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從繪畫視點、人物脊背線、骨骼與肌肉的構造、身體的畫法從基本姿勢學起、用“X 線”與“Y 線”捕捉身體形態(tài)、手腳、脖頸的連接、立體的臉部由五官的形狀與位置、立繪重心平衡、動作的極限與重心移動、使用光影達到立體表現、掌握下筆、提筆與筆壓、褶皺的形狀與法則、透視創(chuàng)造立體空間等13個法則。
第二部分則從用邊框分割來演繹作品、用大膽的近鏡頭傳遞魅力、用大幅度的動作展現生機、從連貫場景中抽取畫面再描繪、用物理表現描繪動作進程、刻意扭曲透視、用廣角鏡頭效果制造魄力、用夸張手法描繪喜怒哀樂詳細講述動畫式的手法等8個法則講解了動畫式手法。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掌握基礎的法則 007
法則1 首先決定視點 008
法則2 描繪人物從脊背線開始 014
法則3 注意骨骼與肌肉的構造 022
法則4 身體的畫法從基本姿勢學起 026
法則5 用“X 線”與“Y 線”捕捉身體形態(tài) 032
法則6 注意手腳、脖頸的連接 038
法則7 立體的臉部由五官的形狀與位置決定 046
法則8 立繪從重心平衡開始 056
法則9 了解動作的極限與重心移動 064
法則10 使用光影追求完美的立體表現 074
法則11 掌握下筆、提筆與筆壓 084
法則12 理解褶皺的形狀與法則 092
法則13 利用透視創(chuàng)造立體空間 098
目錄
第二章 動畫式手法的法則 103
法則1 用邊框分割來演繹作品 104
法則2 用大膽的近鏡頭傳遞魅力 110
法則3 用大幅度的動作展現生機 118
法則4 從連貫場景中抽取畫面再描繪 124
法則5 用物理表現描繪動作進程 132
法則6 刻意扭曲透視 140
法則7 用廣角鏡頭效果制造魄力 148
法則8 用夸張手法描繪喜怒哀樂 154
法則1 首先決定視點 008
法則2 描繪人物從脊背線開始 014
法則3 注意骨骼與肌肉的構造 022
法則4 身體的畫法從基本姿勢學起 026
法則5 用“X 線”與“Y 線”捕捉身體形態(tài) 032
法則6 注意手腳、脖頸的連接 038
法則7 立體的臉部由五官的形狀與位置決定 046
法則8 立繪從重心平衡開始 056
法則9 了解動作的極限與重心移動 064
法則10 使用光影追求完美的立體表現 074
法則11 掌握下筆、提筆與筆壓 084
法則12 理解褶皺的形狀與法則 092
法則13 利用透視創(chuàng)造立體空間 098
目錄
第二章 動畫式手法的法則 103
法則1 用邊框分割來演繹作品 104
法則2 用大膽的近鏡頭傳遞魅力 110
法則3 用大幅度的動作展現生機 118
法則4 從連貫場景中抽取畫面再描繪 124
法則5 用物理表現描繪動作進程 132
法則6 刻意扭曲透視 140
法則7 用廣角鏡頭效果制造魄力 148
法則8 用夸張手法描繪喜怒哀樂 154

相關書籍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