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科技生活

京东正阳门是什么(正阳门是什么样的)

admin2022-12-22科技生活79

正阳门是什么意思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

   北京城有一个外号叫作“四九城”,什么是四九城呢?一言概之:四面城墙开有九个门。

   这九个门分别是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北面分别是德胜门和安定门;西面是阜成门和西直门;东面是东直门和朝阳门。

   正阳门箭楼、城楼、瓮城、正阳桥和五牌楼是一组布局合理、造型庄严、气势凝重的建筑群。北京正阳门规格高于其它八门,素有“四门三桥五牌楼”之说。

正阳门是干什么的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 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民览馆。 北京正阳门 正阳门 ,俗称 前门 ,原名 丽正门 ,原由瓮城墙连为一体,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但一般人们也把大栅栏那个地方叫做前门,所以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门的概念是一个区域,范围是正阳门和它前面的珠宝市、大栅栏等区域,而正阳门是指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的统称。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如今被人们称为“前门”的北京正阳门,有着什么样的过去?

北京正阳门,有着什么样的过去?

提起北京的正阳门,老北京人通常都直呼其为“前门”,正阳门作为北京的门面担当,具有威天下而昭礼的“国门”地位,这在我们的中华历史上有着上百年的悠久历史,不仅历史价值深厚,而且历史地位崇高,是老北京历史文化的一大象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追寻一下属于北京正阳门的历史过去。

说起正阳门的历史那就不得不提到其初建时候的光景,北京正阳门建造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了,原称为丽正门,是在明成祖朱棣即位时期所建造,当时的建造目的是为了守卫国门,防止之前敌对残余势力的侵扰,后来随着政权的逐渐稳固,在明英宗正统年间为了显示国威,与当时的国情相对应,因此改名为正阳门。

但正阳门改名之后却饱受摧残,在此之后经历过诸多磨难,多次遭遇过大火,尤其是在光绪期间更是被毁了个精光。当时的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风气也波及到了正阳门下,使得正阳门被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连同遭殃的还有正阳门的箭楼。直到1902年清政府才下令进行修复,但由于当时的国库空虚,因此工程一直在拖延,一个正阳门修了足足四年才竣工,虽然修缮完成,但用料跟之前无法相提并论,无论是气魄还是高度都跟之前差了一大截,这也是正阳门对于当时历史的一个见证。

正阳门本来是古代皇帝龙车出入的城门,只有黄帝出入的时候才开启,地位可想而知,但在那段被侵略的历史时期饱受摧残,这也间接反映了当时国情的低迷,但正阳门同时也是我们新中国成立的一个象征,1949年北平解放时间,人民解放军的入城仪式就是在正阳门下举行的,而且在此之后,每逢国庆典例,都会在正阳门城楼附近的天安门广场举行,并且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我们中国当时还以正阳门为背景发行了第一套500元人民币,此后在1988年正阳门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建成至今,正阳门见证了多个王朝的历史兴衰,上面有着属于各个时代独特的烙印,那是独属于正阳门的故事,我们通过观察和抚摸能够见证其记录的故事,触摸时代的痕迹。

明朝时的北京正阳门有什么重建历史?

在明朝正统年间,重建完成后的京师9门中,以"正阳门"的形制最为隆崇,不仅箭楼设门,在瓮城左右也都设了门,并在还在其左右门上加盖了闸楼,而其他诸门瓮城内则只设一门。

至此,正阳门作为京都正门,可谓名实相符了。在它的名字中,"正"代表了它是京城的正门,而"阳"则是天之大数代表了皇帝,因为"日为众阳之宗",古代以为人君之象,因系"国门",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正对宫城,故命名"正阳门"。

1553年,为抵御蒙古俺答汗部不时对京师的袭掠,保护正阳、崇文和宣武三关厢之民,明世宗朱厚熜又诏令修筑了外城。

明朝时期的北京诸城经过洪武、永乐、正统和嘉靖四代近200年的改建增筑,规整壮观,形制完备,最终形成了"里九外七皇城四":即内城9门,外城7门,皇城4门,共20门的格局。

而正阳门以宅中定位的优势,与崇楼巍峨,雄视八表、籍壮观瞻的国门地位,一直领秀京师诸门。在当时,正阳门不仅修筑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并疏浚城壕、建造石桥和牌楼,形成了"四门、三桥和五牌楼"的格局。

正阳门在砖砌城台上建有两层城楼,占地3000多平方米,城台上窄下宽,有明显收分,宽95米,厚约31米,高约14米,城台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墙。城台正中辟有券拱门,五伏五券,内券高9米多,宽7多米,外券高6米多,宽6米,门内设千斤闸。

正阳门城楼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结构。楼脊饰龙头兽吻,每面有檐柱、老檐柱和金柱三层柱子,朱红梁柱,金花彩绘。城楼的楼上、楼下均四面均设有门。

在城楼两端,沿城墙内侧设有斜坡马道以通上下,通面宽七间41米,进深三间21米。城楼外侧重檐以上悬挂木质大门匾。

城楼的楼身宽36米多,深16米多,高27米多。上下均有回廊。上层前后装菱花格隔扇门窗,下层为朱红砖墙,明间及两侧正面各有实榻大门一座。整座城楼的整体高度为42米,为古代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也是古代北京全城最高大的一座建筑。

正阳门箭楼位于正阳门城楼的正南方,是最能体现我国古代军事防御思想和技术水平的代表性建筑,为一砖砌堡垒式建筑,雄踞于砖砌城台之上,占地2147平方米。城台高约12米,上窄下宽,也有明显收分。

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内设"千斤闸",南侧宽10米,北侧宽12米多。开在城台正中的中门,与城门相对,是内城9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供龙车凤辇通行.当皇帝去天坛"祭天",或去先农坛"亲耕"时,"御驾"都由此出入。平常时,正阳门箭楼及东闸楼下的城门关闭,百姓经瓮城东西两个门洞出入。

箭楼上下四层,楼顶为灰筒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饰绿琉璃脊兽。南、东、西三面辟箭窗,以作对外防御射击之用,南面四层,每层13孔,东、西各四层,每层4孔,连抱厦2孔,共辟86孔。

箭楼的结构为前楼后厦,面阔七间,宽62米,进深20米;北出抱厦庑座,面阔五间,宽42米,进深12米,门两重,前为古老的吊落式闸门"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

整座箭楼通高35米多,在明代及后来的清代北京城垣的箭楼中,唯正阳门箭楼辟门,亦最为高大雄伟。由于其形式比较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在箭楼与城门楼之间有一座巨大的瓮城。瓮城是为了加强对城门的保护而设立的,用以消除城防的死角,加大敌人的攻打难度。

历史上,北京内城曾多次遭到进攻,如后金军队和蒙古族俺答汗和部落的围攻,以及后来清代时八国联军的进攻,因正阳门的城池坚厚,除八国联军之役外,在其他围城战中均未曾被强行攻破过。

瓮城为长方形,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米,东北和西北两内角为直角,东南和西南两外角为抹角,瓮城将城垣、城门楼、箭楼和两座闸楼连接起来。瓮城城垣与城墙高度相同,高约11米,略窄些,内为土墙心外甃大城砖。上顶甬道海墁城砖,外侧筑雉堞,内侧筑女儿墙,内有空场。

瓮城东西两侧建有闸楼,闸楼面阔三间,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歇山小式屋顶,外侧辟箭窗两排共12孔。闸楼下开券门,以通行人,门内也有千斤闸。南端呈弧形抹角,箭楼坐落在顶端,瓮城的4个方向各开有拱券式门洞一座,东、西、南为吊落式闸门。

北门在宏伟的城楼之下,南门在高大的箭楼之下,东西两门则在瓮城东西正中的闸楼之下。平时箭楼及东闸楼下的城门关闭,出入百姓绕行西闸楼下券门。

在明代时,北京内城9门外均有一座跨越护城河的石桥,但唯独正阳门外并列有三座桥,称"正阳桥"。正阳桥外是油漆彩画、木结构的五牌楼。正阳桥东侧燕尾石堤上的镇水石兽。石兽位于石基上,头探向河中,身披鳞甲,四肢粗壮,造型生动,雕工精细。

我国古代的城门,设施繁杂,作为城市防御设施除前文所述的城楼、箭楼、瓮城、护城河、石桥外,还包括雉堞、登城马道和铺舍等,正阳门也不例外。

雉堞和女儿墙是沿城垣上顶内外修筑的矮垣墙。雉堞位于城垣顶外侧,筑为齿状,起盾牌作用,以保护守城者免遭敌人攻击;女儿墙亦称女墙,为城垣顶内侧修筑的矮垣墙,作用是拦挡守城者,免于摔下。

古代北京的内城雉堞高为1.9米,宽为1.5米,厚为0.75米,其间距在0.5米至0.8米之间;外墙雉堞高1.3米,宽约1.2米,厚为0.5米左右,其间距在0.5米左右,内外城共有雉堞20700多个。雉堞都是用白灰浆、大城砖砌成。平顶,四侧四棱见角,非常牢固。

女儿墙高约1.2米,厚约0.75米,以白灰浆、大城砖沿城垣形制砌成,上顶一般砌成馒头顶或是泥鳅背顶。正阳门与内城其他八门一样,城台外侧建雉堞,内侧建女墙,规制亦与城垣相同。

马道是供守城部队上下城用的专用斜道,它附贴在城墙内侧墙体上,坡度约15度至30度之间,马道宽约四五米,斜道外侧砌筑一道矮墙,每对马道呈内八字形或外八字形,从左右两条马道都可以到达城顶。

正阳门设有马道两条,均在瓮城内紧贴城垣内壁而筑,分别通向城楼与箭楼。铺舍是建在城垣顶上,为硬山式,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驻军的值班房,供守城兵士休息或堆放守城武器等物之用,明代称"铺舍房",清代称为"堆拨房"。

什么是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1]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边。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展览馆。

正阳门原名什么?现存哪两个部分?

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城正南方向的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缘,前门大街北端,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正阳门在砖砌城台上建有城楼,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正中辟有券门,门内设千斤闸。城楼高两层,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结构。城楼的楼上、楼下均四面有门。面宽七间(41米),进深三间(21米)。上下均有回廊。,,。整座城楼的整体高度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

正阳门城楼南设有箭楼,占地2147平方米,砖砌壁垒式建筑。顶部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箭楼上下共有四层,南边为楼北边为抱厦;南侧面宽七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的一座。箭楼设四层箭孔,每层13个(内城其余八门箭楼为每层12个箭孔),东西各设4层箭孔,每层4孔。 正阳门箭楼形式比较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箭楼与城门楼之间为瓮城,宽108米,深85米,东西设有两座闸楼,于闸楼下开券门,门内也有千斤闸。平时箭楼及东闸楼下的城门关闭,出入百姓绕行西闸楼下券门。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