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科技生活

郭台铭为什么投资美国(郭台铬在美国投资怎么样了)

admin2022-12-31科技生活87

郭台铭想不通:富士康被复制,代工厂界的华为崛起,真让人无奈

在经过了疫情的洗礼之后,我国的很多企业也是受到了影响。随着疫情减轻之后,我国也加紧了各行业的复工复产,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度过了最难熬的冬天了。而我国的手机行业在疫情的影响之下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的,特别是现在还处于5G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虽然是如此,疫情也无法阻挡我们发展5G手机前进的道路。

如果要说起现在世界上有名的手机代工厂,相信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三个字,那就是富士康。毕竟作为苹果的代工厂,每年从富士康出来的手机数量也是非常多的,这也让富士康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之一。

凭借代工苹果手机,富士康这些年来也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的。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富士康干的都是粗活,就是简单的组装苹果手机,但是他们却能从那么多的对手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苹果的青睐,这也显示了他们不小的实力。

在17年的时候,就爆出了郭台铭在美国砸下600亿美元建厂的消息。这也自然地让人们觉得,郭台铭此举是打算将富士康撤离中国的节奏。另外富士康还将一部分的生产线都搬迁到了印度,而在印度方面也是投资了50亿美元来建立代工厂,不得不说郭台铭之心是昭然若揭啊。

就在华为被美国实行制裁的时候,郭台铭就表示出对美国的忠心了,一度也是有了想要撤离中国的表现。对此很多人都会担心,富士康撤出中国会对中国产生不小的影响。毕竟富士康的规模摆在那里,解决了我国十几万的就业问题,而且我国还多的手机厂商和富士康都是有着联系的,所以如果富士康真的撤出中国的话,那么对于我国势必是会产生一些影响的。

不得不说大家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但是现在大家大可将心都放在肚子里。就算富士康真的撤离了中国,对我们也产生不了太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国产的代加工巨头已经是涌现了,那就是比亚迪。

对于比亚迪的印象,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表示,他们不是做车的吗?和手机代加工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比亚迪确实是一个做国产车的巨头,但同时比亚迪在代工业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中,比亚迪在代工方面也有着非常好的成绩,所以现在国内的手机代加工也不再是富士康的天下了。

而比亚迪的代加工运行模式是复制富士康的模式来进行了,现在他们每年在代加工方面的营收已经是超过了1300亿。相信随着不断的发展,比亚迪很有可能会取代富士康成为国内代加工的新巨头。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选择比亚迪来为他们进行代加工了,其中就包括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小米,华为等手机巨头企业。

可以说比亚迪是一个多行业发展的制造型企业,除了在 汽车 ,代工领域之外,在口罩方面他们也是有涉猎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疫情紧张的那段时间,比亚迪也是推出了他们制造的口罩,在口罩的左上方位置上就有着BYD三个非常明显的标志。不得不说,富士康遇到了一个非常强硬的对手。

对于富士康想要撤离中国的想法,只能说快点走吧,这样一来比亚迪的市场就更大了。虽然富士康名义上属于是中国企业,但是人家的心并不在中国之上。对此我们中国人是不欢迎的,可能以前还会有所顾忌在富士康撤离中国之后所带来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了。

总结

不过说到底富士康还是不会离开中国的,毕竟苹果的CEO之前就有表示过,苹果是离不开中国的。因为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最大的市场,如果离开了的话对于他们自身的损失还是非常大的,这点显然美国人会想得更多。而至于他们现在把一部分的产业迁移到印度,主要还是因为中国近些年来的人工等各方面的成本是上升了不少。所以为了节省成本,他们也把一部分的产业搬移到了成本相对更低的印度,其实这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来说是必要的,而不是要撤离中国。

不过随着我国的企业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威胁到他们的市场了。像苹果现在的市场份额也是在逐渐地缩水之中,所以未来他们的前景还真的是不好过。但是这也证明了我国在高速的发展之中,也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了。

郭台铭事业遭遇滑铁卢!富士康蒸发7000亿?“美”梦破碎还能行吗

说到郭台铭也许有些人可能不认识,但是说到富士康,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垄断了很多知名或者不怎么出名的手机厂商的手机代工业务,其中美国的苹果公司,就是属于富士康最大的客户,每年都给郭台铭创造很大的利润,那么拥有巨额的郭台铭因为什么事情导致富士康蒸发7000亿?,郭台铭还会坚持倒向美方吗?,曾经要撤离国内的郭台铭现状又如何了呢?

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一一了解,大家对于富士康应该都有所了解,虽然富士康是苹果公司最大的手机代工厂,但是在对待员工的问题上,却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从普通员工到中层管理人员上的管理手段显得十分严格,所以被大家称为“吸血工厂”,但是身为老板的郭台铭并没有因为这些事情受到影响,反而更让他更加的自大起来,可以说郭台铭是一个十足的“白眼狼”,因为郭台铭曾经口出狂言说自己在国内建厂就是在给大陆人赏饭吃,这句话被流传出来,就引起了大家的反感,于是在网络上就引发了对郭台铭的批判,因为郭台铭一边享受着国家给他的优惠政策赚的盆满钵满的,一边还说着国内的坏话,心中却一直想着美国,郭台铭所做的一些事情一直被大家瞧不起,曾经华为在富士康名气起来的时候向他提出了合作的意向,但是那个时候的郭台铭却不闻不问,想着去美国进行发展,让郭台铭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对他的态度表里不一,表面上什么都答应了,但是其实只是口头支票,表面上答应郭台铭让他在美国建立工厂还给他进行投资,听到这话的郭台铭兴致勃勃的去往美国建立工厂,最后美国当然是不会信守承诺,

郭台铭刚建立好厂区连设备还没有送进去,这个美梦就破碎了,而在美国的厂区也就这么荒废了,其实华为和富士康之间的交流不只是这一次,在美国打压郭台铭的时候,他的面前是有着其他道路可以选择的,就是和华为进行合作,但是郭台铭好像就是铁了心一样,依旧是选择美国,没有和华为进行合作,其实作为一个商人,在商言商,以追求利益为主,这点是没有错,在郭台铭的眼中,好像只有继续跟美国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但是他没有看到国内的经济一直都在飞速发展,国内呈现出一股蓬勃生机,眼中全是美国的郭台铭依然选择和美国达成合作,郭台铭在美国将会投资100亿美元左右,2018年6月这个美国“富士康”开始动工,将会为美国创造大约13000个工作岗位,这次在美国建厂和在国内建厂不一样,使用的都是最新的技术,郭台铭就用了三高诠释了美国工厂的不同,三高指的是高 科技 、高薪水、高潜能,在美国的富士康工厂的工人薪资是国内的几倍,那么大家肯定就好奇工资这么高,富士康还能赚钱吗?

但是富士康不仅仅能赚钱,而且利润比国内还要高,其实利润都是靠减税来赚取的,曾经曹德旺就已经说过国内的税收比其他的国家要高,美国将富士康的企业所得税从35%直接降到了15%,而且还和郭台铭签订了协议,在未来的15年将提供三十亿的税收优惠,此外还有7亿多的建厂公共开支补贴,和将近一亿的联通道路兴建费用,这总共加起来快要四十亿了,这么大的优惠,怪不得郭台铭愿意投资,而且曾经郭台铭就说过“商人无祖国,市场就是我的祖国”,对于一个资本家,不管他做了多少有贡献的事情,永远不要低谷他对利益的欲望,但是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只找到了20%的员工,最终郭台铭不得不选择放弃美国建厂的梦,

那么为什么郭台铭在后来要撤离国内去印度建厂呢?,对他有什么好处,其实还是要说到美国,美国开始对华为实施制裁,禁止了很多制造商为华为代工,正是在这种的情况下,郭台铭不仅没有帮助华为,反而还倒向了美国,而一直依靠苹果的富士康,更是跟着苹果的步伐,逐渐将国内的产业链向印度、越南转移,在越南的投资给郭台铭带来了回报,这就让郭台铭看到了前景,自然就加快了富士康的转移,但是在印度市场上出现了问题,虽然说人工方面比较廉价,但是当地的工人素质也相对较低,在国内工人们只要老板给钱就愿意加班,但是在印度,工人们却并不愿意加班,而且他们的工作效率还低,为此,富士康还必须要出钱出力,花大量的时间去培训员工,无形当中用人的成本就自然增加了,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有印度的工业基础与国内相比较之下,差距比较大,印度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富士康所要用到的基础设备,在印度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生产,要从外国进口,这就增加了额外的运输成本,而且随着疫情的爆发,印度的确诊人数一直都在持续上升,这就让印度的富士康工厂基本都处于停工状态,

疫情的出现同时让印度的一些城市处于封闭状态,同时还让印度工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如今的富士康在印度市场至少是已经亏损了数十亿,而且印度政府还计划停止富士康在印度建厂,其实更让郭台铭担心的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户出现了问题,之前,郭台铭跟着苹果公司去印度建厂,就是因为苹果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郭台铭就凭借着苹果一家公司,就能够赚的盆满钵满,但是现在苹果公司出现了问题,因为疫情,苹果公司承担了很大的经济风险,一夜之间的损失就达到了数万亿,同时苹果公司还准备降低产量,而降低产量对于富士康这个代工厂来说,无疑就是巨大的打击,这就意味着今年苹果在富士康的订单减少了,而订单减少了同时也意味着富士康想要依靠印度壮大自身的美梦就破灭了,郭台铭进军印度市场,不仅没有依赖苹果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反而还损失惨重,或许是年纪大了的原因,富士康在最近几年的多项决策都是失误的,好像曾经那个精明能干的郭台铭已经不在了,现在的郭台铭在富士康的员工眼中就好像是“昏君”一样,那么如今的富士康还能行吗?未来的路又在何处?

在全球市场的需求下,一大批代工厂不断崛起,其中富士康就是大家最熟系的,凭借着苹果的订单变得名声大噪,身为苹果的御用代工厂,不仅赚的盆满钵满,而且还跻身进入了世界一线前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代工厂巨头,但是随着国外和国内市场的不断变化,富士康也不再是一家独大了,有越来越多更有实力的代工企业正在崛起,现如今的比亚迪已经拿下了国内众多手机厂商的代工名单,正在和富士康抢夺国内的代工市场,但是由于近几年苹果在国内市场并不景气,让富士康的订单大幅度缩减,所以富士康也不得不关闭多条生产线,同时通过裁员的方式来降低自己的成本,在富士康正处于低迷的时期,属于国内PC代工巨头的广达,正在走进大家的视线,大家可能对广达也许并不熟系,广达是一家有着三十多年 历史 的代工企业,广达和很多国际品牌进行过合作,其中就包括了戴尔、惠普、联想等等,目前广达所代工的PC产品,占到了全球订单的三分之一,苹果公司曾经也是把一些订单交给了广达代工的,从这里你就可以知道广达的实力,在后面有着比亚迪代工,前面有着广达,

富士康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啊,难道郭台铭真的不行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比亚迪和广达的存在给富士康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首先富士康毕竟是苹果的御用代工厂,苹果公司第一个绝对会想着富士康,其次富士康成立了这么久,还是有一定实力的,短时间内是无法对富士康造成威胁,最后富士康毕竟是全世界最大的代工巨头之一,它拥有这很多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如今的电子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而大家对于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只有掌握着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的企业才能一直持续下去,其实不管怎么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搞自主研发还有自主创造的道路了,虽然从目前看还没有多大的起色,但是毕竟是刚刚起步,这种精神是值得其他企业学习的,毕竟中兴的事件还历历在目,而且华为还被加入了“实体清单”后,遭遇美国在各方面进行打压和制裁,这些在国内属于知名企业的遭遇给国内很多企业敲响了警钟,

现在只有走自主研发、自主创造的路才能一直存在,而且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一直听美国的话,如果不进行自主研发的话,也许在将来的日子里,会被一脚踢开,希望郭台铭能够记得自己被美方耍的团团转,不要在一直跟着苹果的屁股后面走,要记住自己是国内企业,要为国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那么各位网友对于郭台铭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进行评论

台湾首富,自此落幕

作者:风声岛

1993年,就在邓公发表南巡讲话的第二年,43岁的郭台铭在深圳有关部门陪同下来到龙华镇为企业选取新的生产基地。

5年之前,郭台铭在深圳创办了深圳海洋精密电脑接插件厂(富士康前身),成为首批入驻大陆的台资企业之一。

站在龙华镇一处山头,陪同官员随口询问郭台铭打算要多少亩土地做厂房?他指着面前一片荒芜的土地,豪气地说:“看得见的地,我全要了!”

此时的富士康还不像今天这么有名,在许多人眼里只是个做电脑配件的普通台资企业。

陪同的官员吓了一跳,觉得这位台商口气有点狂,可郭台铭笑着说:就怕这些地还不够富士康发展用的。

狂归狂,可人家毕竟是台商,政治效应远大于经济效益。随行人员不敢怠慢,赶忙将情况汇报到了上面,顺利获批。

三年后,占地1000多亩的龙华工业区正式成立,也就是今天拥有30多万员工的富士康工业园区。从工厂南门骑车到北门,需要耗时30分钟,可见面积之大。

这是郭台铭在大陆最早兴建的厂区,也是他创业后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

此后数年,郭台铭以深圳为中心,将企业从珠三角辐射到长三角,从沿海转入内陆甚至海外,靠着给大牌企业做代工,逐渐建立起拥有一百多万员工,产值数千亿的“代工帝国”富士康。

今天,富士康每条生产线平均每小时能生产近600台智能手机,世界上每七部iPhone,就有一部来自于富士康的生产。

创业47年,从貌不惊人的“塑料加工小哥”摇身成为身价百亿美元的台湾首富,郭台铭近半个世纪的打拼史相当精彩。

有人说他是冷酷专制的“霸道总裁”,也有人说他是有眼光、有胆识的管理大师,还有人说他是言不由衷的“花花公子”。

郭台铭说话也时常矛盾,常自诩是山西人,动不动就捧着“忠孝礼义”给自己贴金,可也会说出“商人无祖国,哪有市场哪就是祖国”,还有“大陆需要我,我不需要大陆”之类的话。

如今,71岁的郭台铭已经走下高坛。

1950年10月8日,新北市板桥路上,一座名为“慈惠宫”的妈祖庙内忽然传出响亮的婴儿啼哭声,蜗居在此的小警察郭龄瑞一家降生了名男婴。

面对窘迫的生活,郭警官给儿子起名“郭台铭”,表示不忘这段刻骨铭心的 历史 。

郭龄瑞是山西省晋城县人,当过兵,后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1948年随国民党败军撤到台湾,无权无势的他既买不起房,也没分到宿舍,和妻子只能栖身在警局附近的妈祖庙内。

童年时 ,郭台铭和弟弟妹妹因是外乡人,常被同龄人欺负,可无论对方有多少人,被打得多惨,他都会红着眼睛,抄起拖鞋和对方死磕到底。

在家里,军人出身的郭龄瑞采取准军事化管理,孩子们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都有严格的作息制度,这让郭台铭身上除了股狠劲,还有凡事必须遵循制度的意识。

1966年,16岁的郭台铭因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在“海事专科学校”读完书,转身又服了兵役,之后到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21岁时,郭台铭进入台北一家药厂做业务员,因做事勤快,很快博得同在药厂实习的一位名叫林淑茹的姑娘芳心。

年轻时的郭台铭高大帅气,嘴巴又甜,林淑茹貌美如花,又温柔似水,俩人很快坠入情网。

接触不久后,郭台铭吓一跳,才晓得人家不仅是台北医药院的高材生,还是香港巨富林百欣的掌上明珠。

如此悬殊的家世背景,自然让林家极为反对,想尽一切办法阻挠两位年轻人在一起,连郭台铭的父母都站出来表示不敢高攀这门亲事。

可林淑茹认定郭台铭是自己的“真命天子”,不论家里怎么苦劝,丝毫不让步,郭台铭更觉得找到林淑茹是老天对自己的眷顾,也毫不妥协。

1975年,25岁的林淑如不顾家人反对,和郭台铭最终“奉子成婚”,结束了5年的恋爱长跑,步入到婚姻的殿堂。

等外孙郭守正和外孙女郭晓玲先后出生后,林百欣果真没去看过一眼,对女儿的那份怨恨可想而知。

要爱情不要面包的林淑茹很硬气,不来往就不来往吧,一门心思想做好郭台铭的贤内助,相夫教子。

事后证明,她还是草率了。

林淑茹的态度越坚决,郭台铭的压力越大,人家好歹是百亿富豪的女儿,就这么不明不白下嫁给自己这个“穷小子”,怎么说也得混出点名堂给老丈人看看吧。

此时正是塑料制品兴起的时代,全球的塑料加工产业相继转移到了港台地区。郭台铭知道打工没啥前途,就在婚前一年依靠母亲资助的20万和朋友共同创立了“鸿海塑料”。

“鸿海”是郭台铭想的名字,鸿为天,海为地,意思是自己做的是天地之间的大生意,寓意不错,可惜现实结结实实给了他一顿爆锤。

虽说郭台铭创业时也很勤奋,没日没夜苦干。可赚钱这回事,并不只靠勤奋,还有经验、技术以及人脉,甚至还需要点运气。

遗憾的是,年轻时的郭台铭这些都不具备,加上遭遇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料价格大幅上扬,塑料产业一片萧条。

忙活了两年,钱没赚到不说,合作伙伴还接连撤股跑路,几十万的资本赔光还倒欠了一屁股债。老郭家穷得连奶粉钱都没了,刚出生的儿子只能喝着米汤,饿得哇哇大哭。

看见老公整天唉声叹气,家里又穷成这副模样,倔强的林淑茹只好拉下脸从娘家借了70万支援郭台铭。

1976年,26岁的郭台铭揣着温热的“老婆本”接了一笔黑白电视机旋钮的大订单。

可等他接下订单才发现自己没有生产旋钮模具的技术,只能到处求人,请外面的模具师傅帮忙才完成了生产任务。

就在整个订单生产的过程中,郭台铭敏锐意识到塑料加工属于产业链的底层,模具加工才是整个制造业的核心,他的心思有些活络起来。

1977年,鸿海账面已经有了数百万的资产,在许多朋友的建议下,郭台铭眼前有两个看似不错的“赚钱机会”。

一方面是台湾经济腾飞,乘房地产火热,去炒地皮;另一方面制造业兴起,带动了各种原材料涨价,还可以靠囤积原料赚钱。

没想到,郭台铭选择把所有钱统统购买最先进的日本模具机器,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

他觉得炒地皮和囤积原料都是投机行为,只有搞实业,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稳赚不赔。

话虽这么说,可这段时间的郭台铭倍受煎熬,一边要不断花钱培训技师,加班加点维护新机器,一边眼瞅着原本唾手可得的土地和原材料翻了一倍又一倍的价格,搁谁都觉得郁闷。

不仅如此,郭台铭还把公司搬到偏远的台北土城,这里是台湾专门关押经济犯的监狱。

他担心万一自己犯了啥经济问题,员工起码还能就近汇报情况,保持公司运营。

除了经营上提心吊胆,郭台铭也是真穷。

有一年过年,郭台铭发完公司员工的年终奖后,口袋只剩下2000块,只好留下1000块给家里买年夜饭,剩下1000块等太太回娘家象征性包了几个红包,好充个门面。

幸好,太太林淑茹不断给他鼓励,毕竟是读过大学的高材生,她坚信丈夫的决定没有错,让他放手去干。

不得不说,任何时候得到家人的支持,才是迈向成功最关键的一步。

熬了近四年,抵挡住诱惑的郭台铭苦尽甘来,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接到来自欧美等国的电子零件订单,业务节节攀升,周围赚快钱的朋友们事业却戛然而止。

1980年,鸿海生意真正红红火火起来,可30岁的郭台铭心里却有些不痛快。

因为买设备的原因,郭台铭经常在日本考察,他发现日方是“母鸡养小鸡”模式,大厂扶持小厂成为自己的“卫星工厂”,彼此合伙挣钱。

回看台湾,大厂欺负小厂,小厂又彼此打价格战,争斗不休,坊间因还不上贷款,工厂倒闭,法人被关的新闻屡见不鲜。

郭台铭因此作出一个决定:不再和台湾本地工厂玩,去找美国人做生意。也正是这个看似“崇洋媚外”的决定催生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富士康。

1985年,郭台铭接到了为电脑企业生产连接器的订单,算是正式链接上了“电脑产业”。

因为要进军国际,品牌得起个外文名,郭台铭就起了个“FOXCONN(富士康)”的名字。

FOX意思是狐狸,寓意企业要像狐狸一般灵活机敏,CONN是连接器的英文Connector的缩写,企业性质一目了然。

这名字可谓实至名归,在开发连接器生产设备时,不少工艺都不懂的郭台铭宣称 :“成功就四个途径:抄、研究、创造、发明” 。

正是这种灵活且带有几分狡黠的企业文化,让富士康迅速成长起来,从模具加工切入到更为复杂的“个人电脑”生产环节。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郭台铭独自跑到美国寻找客户。几周时间,靠着每天吃汉堡,住12美元的 汽车 旅馆,美国51个州,他跑遍32个。

随着全球信息产业的爆发性增长,郭台铭的运气也来了,富士康的专业设备和技术得到海外商家认可,拿到了不少代工订单。

靠着早期投入的研发实力,别家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设计到量产的过程,富士康只需要数周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居然还比同行要低。

1988年,富士康已是拥有1000多人,营收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成为宝岛重要的 科技 型加工企业。

可就在这一年,38岁的郭台铭再次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整个生产基地全部搬迁到大陆。

虽说此时大陆为推进改革,出台了不少支持台商在大陆设厂的政策,但是观望者居多,真正肯付诸实施的企业少之又少。

郭台铭敢突破两岸政治风险去大陆办厂,既有成本考虑,也是被逼的。

随着八十年代的经济腾飞,台湾的土地及用人成本暴增。同一工种,台湾的人工成本是内地的5倍,而且有钱还找不到人。

同时,相比大陆种种优惠政策,台湾对中小型企业可谓放任自流,处处刁难和歧视。

正因为此,郭台铭已经盘算好了“鸿海”迈向全球化产业的规划。

此时的大陆不仅在土地政策上给予台商极大优惠,在税收、招工等环节也给予了充分照顾和扶持。

因此,深圳富士康工业园成立后,郭台铭自信地说:“大陆,未来将是我们制造技术的实验战场,在那里,我们要挑战制造、销售的最高境界。”

扎根深圳后,富士康正式迈入到发展的快车道,靠着超高性价比和高效率,从日韩等国精密制造企业抢走了不少订单。

龙华的新厂房在建期间,富士康正好在临时租借的黄田厂房赶一批康柏电脑的订单,那是郭台铭从韩国LG嘴里抢来的。

截止交货前一天,还有一万多台的电脑外壳没能完成,眼看就要规约,郭台铭亲自带领所有员工分A、B组两拨人轮流上流水线,24小时内停人不停设备。

凌晨5点57分,全部货物生产打包完毕,比预计时间还早了3分钟。

高效、守时,价格比同行低,同时为了打消合作商的顾虑,富士康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只做代工,绝不会去做相关品牌商品。

这样的企业实在打着灯笼也难找,苦练签名多年的郭台铭终于有机会在和IBM、英特尔、DELL、索尼等产业巨头的合作协议上潇洒签上自己大名,钱也如流水般涌入。

做代工是为了赚钱,可也要看什么时候做最划算,精明的郭台铭脑子里一直算着账。

虽然手机代工是郭台铭最赚钱的项目,可包括后来的TFT-LCD领域,富士康都不是这些市场最早的进入者。

1999年之前,国内代工厂一窝蜂抢手机代工业务时,郭台铭觉得手机制造成本过高,不管厂家怎么邀请,他都按兵不动继续做个人电脑代工生意。

直到2000年,郭台铭觉得手机已经是大众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这才不慌不忙出手。

凭着过硬的品质和技术,富士康相继从众多国际手机品牌拿下海量订单,很快垄断了全球手机代工行业。

苹果的乔布斯因为欣赏富士康帮摩托罗拉代工的手机品质,秘密会见郭台铭,将iPhone生产任务交给了富士康。

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成为台湾民营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富士康位居“中国出口200强”第二,占到此时深圳出口总值的6.2%。

仅仅一年后,这个数字变为3450亿元,业绩增长达七成。52岁的郭台铭在这年全球福布斯富豪榜以23亿美元身家排名198位,连续四年蝉联“台湾 科技 首富”。

自郭台铭移师大陆创办富士康以来,年平均增长超过60%,全球市场占有率与营收狂飙猛进,在全球EMS(专业制造服务商)中几乎是霸主一般的存在。

富士康的成功自然离不开郭台铭孜孜以求的精细化管理,可其中也似乎少了那么些人情味,大麻烦随即而来。

2010年刚开年,深圳富士康出现了第一宗工人跳楼事件。

郭台铭起初并不在意,数百万的员工出现那么一两起想不开的自杀事件,实属正常。

万万没想到,随后短短九个月,接连发生了14起富士康工人跳楼事件。

舆论哗然,股价下跌,官方质疑,郭台铭也被整懵了。

郭台铭也不是没想办法,第五起自杀事件发生后,他就主动宣布全员涨薪,接着邀请媒体实地探访,还请来几位如花似玉的“小姐姐”在厂区四处转悠,充当心理辅导员。

这还不算,郭台铭还动用私人飞机从老家山西五台山请来三十位高僧给死者做法事,自己还虔诚跪在一旁默默祷告。

可没卵用,没几天,又一位富士康员工跳楼了。

郭台铭长叹口气,只好采取了极其简单粗暴的办法,将工人宿舍大楼外统统装上铁丝网。

效果倒是立竿见影,跳楼的员工没有了,可深圳这年的铁丝也全涨价了。

撇开风水不谈,员工连续跳楼与富士康严酷的管理制度分不开。

据说,在深圳龙华,你只要看见哪个工人眼神迷离,一副没睡醒的模样,那准是富士康的员工。

从小接受军事化教育,又当过兵的郭台铭对富士康采取了一整套军事化管理,简单说就是从生活到工作全部流程化运行,把工人当“人形机器人”使用。

富士康的员工入职前都要军训,园区内的工作和生活必须按照富士康《员工手册》严格执行。

按照《手册》规定,工作时,无论坐着、站着,所有人都必须听着哨声统一行动,即使只是站着,也必须像军人一样站军姿。

流水线上的工人哪怕是简单的焊接工作,也有整套扫视、拿货、焊接及完结等程序要求,头部只需跟着作业左右晃动,绝不能四处乱看。

整套动作一天下来重复数千次,人不傻才怪。

厂区聊天会被警告、超过三次直接开除;上厕所不能超过10分钟……这样的规定在员工入职时就被严格灌输。

厂区内实行严格的上下级管理,通过不同服饰颜色,就能很明显看出他属于什么阶层,食宿到行走路线完全不同。

更绝的是富士康的宿舍安排,老乡和老乡绝不会安排同住一屋,怕的就是闲聊耽误工作,或者搞串联生是非。

除此之外,富士康工人不仅食宿全免,所有生活上的事情统统外包,洗衣、保洁都有专门公司承办。

倒不是富士康多心疼工人,而是这样可以省下无法控制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让工人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管理层也不轻松,每天开会像开军事会议,战战兢兢不说,郭台铭还有自己一套“尿论”,时常教训道 “你的尿变黄了没?不黄?那证明你工作不够努力。”

这其实是郭台铭在和国外大品牌合作时学来的所谓“流程化精细管理”,也是今天流水线作业的基础原理,确保企业里每个人每个零件都符合工业化生产标准,可管可控。

问题是,国外的管理方早就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有些反人性化,已经通过大规模的设备升级,将人工变成了自动化作业,工人的权益也有切实的保障。

可到了富士康这里,数十年来就是贪图人工便宜,有意将原本应自动化作业的流程交由人工完成。

好好的大活人变成“机器人”,结果可想而知。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富士康能长期价格上远低于竞争对手,是因为毛利低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代工一部价值1000美金的iPhone,大头自然是苹果公司拿走,小头是日韩等零部件归生产商,富士康赚到的不到10美元,如果扣去经营成本,净利润可能还不到1美元。

这就导致平均毛利在3%左右的富士康若想经营下去,只能不断通过降低成本维持,羊毛出在羊身上,利润自然得从富士康的工人身上榨取。

深圳富士康成立时,台湾的人工平均是大陆的五倍,算上大陆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外资给予的各种政策,这才使郭台铭的成本能远低于同行。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富士康的管理再严酷,再不近人情,就在跳楼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时,全国各地的富士康厂门口还是排满了长长的求职队伍。

因为相比其它企业,富士康的薪酬依然是最高,管理也最正规,想想也有些细思极恐。

事实上,郭台铭也有自己的考虑。

富士康的成功关键在于郭台铭的提出的“降低成本体系化”,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也就是著名的“赤字接单,黑字出货”体系。

“赤字接单”是指以最低的价格从对手手里抢过订单,通过严格把控生产过程的精确度、设备运作的精准度,将所有流程全部拆解,层层考核管理。

分解后的步骤将成本控制提升到极致,最后达到客户满意,自己还能盈利的“黑字出货”的结果。

此外,当新的 科技 产品出现在市场时,郭台铭很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等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体系标准化后,这才挥舞着战无不胜的价格大旗一举拿下。

不仅如此,拥有全球十多个研发中心,上万名研发工程师的富士康早已从单纯代工转入AI智能、5G通讯、精密制造等高科研领域,以技术碾压了无数潜在的竞争者。

在竞争残酷的商业环境中,“骁勇善战”的富士康也逐渐成为各地政府眼中能直接带动GDP的“香馍馍”。

在2018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68岁的郭台铭表示:富士康产值占整个中国GDP出口的3.9,进口的3.6,占全国GDP近3000亿,下一步将努力提升到5个点。

这就难怪当富士康在2009年准备进驻河南时,河南省政府为了帮助招工,甚至专门下发文件,从县乡村层层分包任务招人,每个工人还能拿到200元政府补贴。

本来有媒体还质疑河南政府这是倒贴数亿来讨好富士康,可等富士康完成在河南诸多布局后,看见数字的人都闭了嘴。

2019年,河南的进出口总值,十年间从不到200亿人民币迅速提升为5000亿,富士康一个公司进出口额就占到了六成,河南顺利跨入全国外贸省份前十名。

四川也是如此,富士康进入后,四川全省货物进出口总值从不到1000亿提升到3000亿,成都富士康一家企业进出口金额就占到全省的19.2%。

昆山、烟台、重庆、贵阳等省市也通过引进富士康,不仅从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好处,城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得到相应改善。

不可否认,富士康的到来给各地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更带来了一系列的上下游产业链,当地的高新技术和电子产业迅速得到提升,直接改变了整座城乃至全省的经济生产体系。

因此,郭台铭无论去大陆哪里考察,当地一把手基本上都会亲自接见这位“财神爷”。

在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更是神一样的存在。

一面是他的话被当作语录张贴在园区每个角落,一面是每天有无数歌功颂德的人围绕左右。

如此一来,有些飘的郭董说出“富士康养活了不少大陆人”这样的屁话也不足为怪。

不管郭台铭创立的富士康有多厉害,他本质上还是个将利益放在首位的商人。

这两年,郭台铭紧随苹果等大公司的脚步,悄悄在印度和越南砸下百亿新建工厂,都是商人逐利的正常表现。

这位拥有数千亿身价的“财神爷”的感情生活也一样以善变和多彩多姿闻名宝岛。

2005年3月12日,太太林淑如因患乳腺癌去世。就在前几天,55岁的郭台铭刚刚当选福布斯榜单台湾首富。

可能感念苦熬了多年的太太没能见到这一天,郭台铭面对镜头,悲戚地大喊:“老天对我不公”。

当年为了感谢太太一路的相守相伴,郭台铭斥资数亿在捷克买下以林淑如英文名字命名的古堡,被传为佳话。

可惜结发妻尚在时,郭台铭就曾犯下 “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与金融公司一名女职员传出绯闻,闹得不可开交。

最后,还是林淑如忍痛和郭台铭联手以敲诈罪把对方送进监狱了结此事。

估计后来的吴秀波夫妇对这波骚操作心领神会,学以致用。

林淑如走后,郭台铭对媒体一再表示“太太不可替代”。

可俗话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太太走后的郭台铭仿佛放飞了自我,与众多女明星不断传出绯闻。

其中既有和他大跳贴身热舞的林志玲,也有与他十指相扣出席公众场合的刘嘉玲,至于其他一些十八线的小明星更是数不胜数。

一系列劲爆新闻惹得李敖老师都看不去,放话直言:“他扯女人没有水准,像发情的小动物。”

不管是不是逢场作戏,反正“二玲”自此从郭台铭的身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比郭台铭小24岁的舞蹈老师曾馨莹。

有趣的是,这位曾老师正是当年指导郭台铭和林志玲跳热舞的舞蹈老师,其中关系不禁让人想入非非。

2018年,68岁的郭台铭迎娶了44岁的曾馨莹。婚礼现场,老当益壮的郭台铭当场做了30个俯卧撑,“虎虎生威”地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台湾媒体故意问郭台铭为何看上曾馨莹,他一脸真诚地说:“我从她身上闻不到钱的味道。”

这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不晓得林志玲和刘嘉玲等女明星听了作何感想。

当初的“小甜甜”,今天已是过眼烟云。郭台铭和女明星交往可以说是逢场作戏,可对自己一手打造的富士康帝国,那肯定是真爱。

虽然郭台铭从2001年起就表示要退休,可18年中,经历了员工跳楼、接班人弟弟病逝、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后,放心不下的他仍独自扛着富士康的大旗。

2019年6月21日,69岁的郭台铭终于宣布退休,将鸿海董事长一职交给了跟随几十年的刘扬伟。

从中国到美洲,再到欧洲、南美洲和非洲,富士康的工厂遍布大半个地球村,郭台铭一手打造的千亿帝国堪称华人中的商业奇迹。

很多人肯定会就此大谈郭台铭的格局和眼界,可事实上如果没有踏着大陆四十年经济腾飞的台阶,享受着无数优惠政策和几十年的人口红利,郭台铭未必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站在风口的人可能会一飞冲天,也可能从云端突然坠落。

伴随大陆人口红利褪去,富士康赖以生存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急速萎缩,身边又多出像比亚迪和立讯精密这样闷声不响的竞争者,怎么可能让退休后的郭台铭感觉轻松。

离开郭台铭的富士康,何去何从仍需观望。

参考资料:

郭台铭与富士康,中信出版社

郭台铭管理日志,浙江大学出版社

创造奇迹的郭台铭,印刷工业出版社

郭台铭身上,承载着中国人的宿命,8字路口

郭台铭发家史,新民晚报

鸿海代工利润持续走低郭台铭提前打通业务链"最后一公里" ,IT时代周刊

代工王:郭台铭剑术和盾法,深圳特区 科技

文章作者简介:海边的风声君,这里有三局:商局、政局、时局。

郭台铭的创业史

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 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当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

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到一年时间,企业成为郭台铭的全资公司。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就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仅有15名员工。

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

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 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年,郭台铭的鸿海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450亿元(台币),高居台湾民营制造业第一。2008年4月,郭台铭宣布退休。7月23日,郭台铭与曾馨莹订婚,订婚宴上宣布,将捐出四百多亿人民币的九成个人名下财产作为公益之用。

扩展资料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戴尔,康柏,英特尔等国际一流大厂。

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

在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台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富士康背后:传奇郭台铭 从白手起家到呼风唤雨

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帮美国背刺华为,结果遭美戏耍百亿资金打水漂,你怎么看?

他是富士康老板,曾喊话建厂是给大陆赏饭吃,甚至跟风“捅刀”华为,停止与华为一切合作投靠美国。在国内,像他这样敢放狠话又敢明目张胆做事的企业家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吧。像一些想站队美国的企业家大多数都是在背地里做事,即便如此,都将背负上“卖国贼”的称号。他难道真的以为听美国的话,人家就会感激吗?面对他的挑衅行为,华为老板任正非也强势回击。

郭台铭最终他的舔狗行为不仅没受到美国的重用,反而是被无情抛弃,这位企业家就是郭台铭。那么他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为何要背叛祖国?长按点赞转发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别忘了关注我哦!他来到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这所学校的所在地就位于台湾。在上学期间,为了帮家里分担压力,他开启了一边读书一边工作的模式。

虽然那个年代的工资水平很低,但他找的工作都是按劳动时间结工资的,每月开的工资足够一个月的开销。在大学里,他响应号召,走上了参军报国之路。在部队里,他学到了很多在校内学习不到的知识。几年的军队生活很快结束了,这也意味着他将迈入人生的新阶梯,开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

这几年中高中新科技的迅猛发展获得了很多的称赞,此外也招来美国的妒忌,她们一直都想阻碍中国奋勇前进的脚步,尤其是华为公司的兴起让美国更加是惶恐不安。

美国这几年针对华为公司的施压是众所周知的,华为公司在美国的一些企业合作被莫名其妙解除,此外还明令禁止一些主要的科技公司与中国的企业合作,如此一来是为了更好地阻碍中国科技的发展。可是美国怎么做梦也不会想到自个的小算盘落空了,华为公司不但没有被阻碍,快速发展的决心依然不减,中国的市场前景再度被发掘出来,并且华为公司已然拥有独立自主研究的集成ic,也让美国始料不及。

美国针对华为公司能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华为公司如今遭遇着很多的困境,软件开发一直是中国的痛处,美国也正是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华为公司使绊子。华为公司如今也已然毫不犹豫踏入了这一条困难重重的道路,美国原本是看华为公司的笑话,可是没有料到富士康在这个时候出面。在华为公司遭遇困难的过程中,郭台铭立即出面为华为公司撑腰,令美国十分担忧。

以前大家只是简单的认为他是一个利益为先的生意人,尤其是中国办了富士康工厂以后更加是被大家觉得是要想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本,乃至觉得他只不过一直都为美国打工赚钱,可是如今来看,他也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生意人。美国做梦也不会想到自个的行为会让郭台铭出手,另外这一举动的确给了美国一个下马威,美国如今的手机上生产制造是不可缺少富士康的,全世界没有别的可以取代这一加工厂的企业的。

未来富士康的加入会促使华为公司事半功倍,封禁一词已然恐吓不了华为公司,并且华为公司如今已经上下功夫。大家一直都对华为的战斗力很有信心,都觉得他会再度战胜困难,美国给出的困境在一定作用上还可以转换为动力。

一起聊聊郭台铭的创业经历和他的富士康集团

一提起郭台铭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是提起富士康知道的人就有很多,郭台铭是富士康 科技 集团的老板。美国苹果公司天量的订单让富士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苹果公司主打的两个产品:iphone和ipad,就是由富士康代工生产的。富士康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位居两百五十位之前。在内地,富士康投资建厂超过100亿元,员工有上百万之多,所有的富士康工厂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和吸纳就业的大户。

郭台铭1950年出生,1966年进入海事专科学院学习,半工半读地完成了学业。在服完兵役后,开始在航运公司当业务员,那时的郭台铭做梦也梦不到自己以后会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板,更梦不到自己的企业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1973年,郭台铭在母亲的帮助下出资十万台币和朋友一起创建了鸿海塑料有限公司,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因为经营不善,原来的股东一一退出,公司也面临倒闭的困境。就在郭台铭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即将以惨败收尾的时候,凭着俊朗的外貌和能说会道的嘴,他成功俘获了富家千金林淑如的芳心。林淑如的父亲林百欣是香港的地产大佬,有高达百亿的身价。为了挽救丈夫的企业,林淑如向娘家要了70万台币作为周转资金。这笔钱在当时堪称巨款,从此鸿海塑料有限公司成了郭台铭的全资企业。有了这笔钱,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最新的模具设备,建立模椇厂。随后,他又投资了电镀厂和冲压厂。郭台铭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年纪轻轻的百万富翁,这期间他妻子的作用至关重要。2005年,林淑如因乳腺癌病逝。三年后,不甘寂寞的郭台铭娶了比自己小24岁的娇妻曾馨莹。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郭台铭掌握了成熟的模具技术,便尽最大可能压低产品的成本,物美价廉的产品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之后,他将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又投资1600万台币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台铭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建立了美国分公司,后来又创建了自有品牌富士康。1988年,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郭台铭也响应号召在深圳宝安区建立第一个工厂,主要生产电脑周边产品,这成为他事业的一个新起点。由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1993年郭台铭再次来到深圳考察,这次他决心包下深圳龙岗的一大片荒地,在这里他建立了富士康深圳龙华工业园区。随后,郭台铭以深圳为中心开展珠三角产业园区,以昆山为中心开展长三角产业园区,以烟台为中心开展渤海经济圈产业园区,以太原、武汉为中心开展中西部产业园区。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中西部,富士康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开遍全国。

由于富士康和英特尔、IBM等大型公司有合作关系,代工的产品质量也得到外企的肯定,于是苹果公司将自己的一小部分产品交由富士康代工。2001年,苹果公司由于ipod大获成功,与此同时富士康的代工业务也越来越成熟、规模越来越大,于是苹果公司将大部分订单交给富士康生产。2007年,苹果的第一代iphone由富士康负责生产,从此富士康接手苹果公司的核心业务—手机业务。富士康凭借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将成本压倒足够低的程度,一个1250美元的新iphpone,富士康的代工成本和利润加起来只有75美元,大部分钱都被苹果公司拿走了,所以建立自主品牌格外重要。

郭台铭的管理模式师承泰罗的科学管理,采用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将成本压倒尽可能低的程度,把效率提高到尽可能高的程度。科学管理最大问题就是只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根本不关心员工的死活。所以截止2014年,富士康发生了11起员工跳楼自杀事故,富士康被打上“血汗工厂”的标签,郭台铭和苹果公司也备受指责。此后,富士康不断提高员工待遇,改善管理方式,给予员工更多的关爱。这些年,出现比亚迪、立讯精密等一批代工厂,富士康的订单不断被抢走,再加上国内人工成本不断提升,郭台铭无奈只得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廉价劳动力。郭台铭在印度打算投资建立10个工厂,结果建了2个都无法良好的生产。印度虽然劳动力廉价、运营成本低,但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经常性停电,无法满足企业的电力供应,印度人天性比较懒散,根本不接受加班加点没日没休的工作,还有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不能和国内比。郭台铭打算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厂,结果只投资了30亿,虽然美国的其他成本低,但是人力成本更高,根本不适合大规模集约化低成本生产,说白了美国的发展已经不适合代工企业的成长了。之后,郭台铭又打算投资东南亚地区,那里的人力成本虽然很低,但是生产效率、运营成本、基础设施供应都无法和国内相比。这一番操作让郭台铭损失了200亿,最后不得不再次撤回内地。

由于,国内代工企业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苹果公司也改变策略,不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了。苹果的air pods就出自立讯精密,据传立讯精密拿下了新的大订单,很可能就是iphone13,并且还是高端机pro系列。比亚迪已经是国内第二大手机代工企业,像小米、oppo、vivo、魅族等都是比亚迪的合作伙伴,据传苹果公司也将ipad20%的订单,以及新一代的ipad touch交给了比亚迪。前两年,郭台铭说内地离不开富士康,他给内地人赏饭吃,这句话引起广泛的批评。这世上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