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科技生活

一万小时定律为什么不靠谱(一万小时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admin2023-02-21科技生活113

“一万小时定律”到底靠谱吗?

当我们还在坚定不移地守着一万小时定律的时候,成功的路上少不了刻意练习。大部分的人相信了之后,抓的不是自己的一万小时,而是孩子的一万小时,尤其在音乐的造诣上,练琴的那些段子层出不穷。

这般“鸡娃”到底真的靠谱吗?

在《跨越不可能》当中提出我们在教育关注的三个因素:母亲,音乐家和棉花糖。

母亲代表什么?我们的原生态环境,我们的童年决定了我们的成年。

音乐家很明显就是指一万小时,刻意练习。

最后棉花糖也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延迟满足感也被推上神坛。

在作者三十年研究巅峰状态的过程中,被一一推翻!!

那些不停挑战极限的运动员,完全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从来不会重复,也没有任何时间去重复简单机械的操作,他们只关注技巧,他们所面的挑战层出不穷。他们更不会把棉花糖放在最后吃,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就是为了更快地吃掉棉花糖。

但正是这样一批人群,创造着推翻着人类的极限。

这不正是樊老师一直说的,拥抱不确定性!?

过去很多人指责着那些“干一行爱一行”的人,觉得他们不稳定,不靠谱,其实他们在尝试着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与技能、使命去相匹配的事情,一旦找到那就是勇往无前的过程,开启5倍速的人生,赶超当初专注于领域的人,甚至远远超越。

要获取这种匹配度,最佳的途径就是“做”,压根没有那么多思考的空间。

“先行动,再思考。”

这一论调或许也是处在一种被质疑的阶段,但是在我的亲身经历当中就能找到答案,我相信着做才会有答案,有了答案才能实现人生的高速发展。

我相信每个人的人生是一场无限有限,不要用一万小时去给自己设限,我们的潜能远远不至于此,我们的能力需要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当中塑造出来。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寻找答案吧。

错误的一万小时定律,坑了无数人

对于那些希望成为领域内达人的普通人,不可谓是怦然心动,最重要的是,这个定律不讲出身,也不用讲天赋。

那么,事实怎样呢?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01

首先我们不得不问,1万小时定律,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

这件事情还要从诺贝尔奖说起。1973年,赫伯特·西蒙(1978年这位仁兄获得了诺奖)与合作伙伴威廉·蔡司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的论文,论文中主要研究了象棋大师和新手的区别。

他们研究发现,象棋手们虽然他们的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大师级象棋手无论在摆盘、复盘等方面都强于普通棋手。

在论文中,西蒙对于象棋大师的超凡记忆,给出了自己的推测。他认为象棋大师们正是因为用了1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时间来到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艾力克森与西蒙再次就此项研究,发表联合论文。

随后,艾力克森从象棋推广到其他领域,研究范围变得更广,数据更为丰富。1993年,他发表了论文,论文研究了音乐学院三组小提琴学生。三组人中,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他们会成为未来的小提琴家,第二组学生,实力仅次于第一组,第三组学生,他们只是希望成为一名音乐教师。通过跟踪他们的学习, 艾力克森发现,第一组学生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第二组是8000小时,最后一组只有4000小时 。

这便是格拉德威尔1万小时定律的由来,关键问题是,西蒙全篇论文强调的是刻意训练,而不是这个魔怔一般的练习时间。

在2012年,艾力克森公开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由于西蒙错误的理论延伸,导致了自己成为学姐炮轰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西蒙最重要的刻意训练这个研究结果,被忽视了。

02

那么,1万小时定律能站住脚吗?

我们可以对各个领域进行调查,是否不同领域有1万小时这个最低的阈值。

可以看到的是,优秀的专业演员,大约需要3500小时便可以掌握专业技能;而记忆力大师们,大约需要花费数百小时;许多互联网创业大咖们,也不需要这么久。

其次,不能只关注于时间,除了时间,还有其他因素在制约着你的发展。比如,专业运动员,对于身高和身材都是有要求的,钢琴演奏家的双手,一定比平常人要长才行,优秀科学家的智商往往高于125,这些都不是1万个小时便可以弥补的。

最后,能不能取得成功,还要注重方式方法。在练习时,只是关注时间,而不随着你的时间变化,进行阶段性的调整,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最终,你只能是一个高级新手,专家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03

最后,我们用一个有趣的沙堆悖论来破解1万小时定律。

这个悖论是这样的:

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也就不是堆了,那么,这样推理下去,3粒也不是堆了,以此类推,1万粒沙子也就是不是堆了。

也许有人说,假如设定1万粒沙子是一堆,那么少于此就不算是了吗?仅仅多了一粒就算是了,这恐怕不合理。所以,这样的一个可变边界,到底多少合理呢?没有,所以1万小时这样的设定价值便不存在。

最后,不同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讲因地制宜,而不是用一个理论去套所有情况,这也有违事物发展规律。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85天」

1万小时定律到底靠不靠谱?38/71天写作

一个人专心干一件事,干到一万小时,就可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靠不靠谱,是不是只要做到了一万小时就一定能成功呢?

一万小时定律是四十年前由两个美国社会学家西蒙和蔡斯在一篇论文中发现的,他们发现在国际象棋这个领域中没有速成专家,要想成为一个大师级的选手至少要在这个领域中投入十年时间。一个国际象棋大师可能要花一万到五万个小时盯着棋盘,才有可能走到行业巅峰。

最近这个定律被引入到互联网行业中,一个美国互联网专家格拉德威尔,写过两本书《引爆点》和《异类》,得到中国很多互联网人的青睐。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引用了一万小时定律,强调要想成为某一领域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如果按比例计算,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起码需要5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的由来。

但也有很多人有疑问,比如一个厨子工作5年,但是却没有成为厨艺大师。踢了十年球的球员,还没有成为巨星。从5岁弹了30年的钢琴,为什么还没有成为朗朗?打网游超过一万小时,怎么还没有成为高手?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从事一项活动,即便都是到一万小时,但会出现三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娱乐、工作和训练!

一件事情当作娱乐来消遣,或者当做工作,抑或是当作一门艺术,成为一种值得挑战的职业的极限,这三种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人处在娱乐和工作状态下,只会处于舒适区,非常的放松或者不断的重复一项工作,但却不会对自己的技能极限提出挑战。而在刻意训练状态下,会让自己处在一种学习的紧张状态,而不是处在一个舒适区,同时在大量重复枯燥的训练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修订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点滴的进步,这样练习一万小时才有价值。

所以一万小时定律是存在的,但一万小时能不能把一个人训练成专家关键还在于心态、训练的方式和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

一万小时定律是骗人的!

  许多人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奉为圭臬,时不时拿出来给自己扎一针,补点鸡血——加油,只要咬牙死磕一万小时,就能将一项技能磨砺成世界顶尖水平。

     然而,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很遗憾,你们被骗了!学会一项技能哪里需要一万小时,又有几个人能投入一万小时去学一项技能?然后,你们又有多少人最后打多了鸡血,反而被鸡血吓住了,因为觉得自己做不到投入一万个小时或者五千个小时而不敢大胆去学习自己喜欢的技能?

     其实,学习一项技能,只需要100—2000个小时!

     你不信? 

     你有没有算过自己在学英语上花过多少时间?对许多人来说,高考结束时是他们英语水平最好的时候,考完高考进入大学时,他们已经能够看着字幕尽情的刷起美剧了,事实上,对高考英语能及格的人来说,只要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敢于开口,他们完全已经能跟老外谈笑风生了。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从初一才开始学英语的话,也就是说从初一到高三学了6年,你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大概会是每周9节英语课(一节课45分钟),课后复习4节课左右的时间,一学年40周,六年下来就是2340个小时,是不是有点少?但是,请你回想下,当年你真的有在英语上花过这么多时间吗?我敢拍着胸脯讲我差不多花了这样数量的时间,事实上,我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算出来的这个数字,然后我高考的英语成绩是139分,所以,如果你只想考个90分好跟老外谈笑风生的话,你花的时间不用超过2000个小时,估计1000个小时就够了。

      其他科目呢,小伙伴们,你们回想下,你们的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历史等等科目的知识水平达到人生巅峰的时候,你们花了2000个小时了吗?我想很多人没有,不然中国的重点大学就不够了。

      可是你可能要反驳我了,我们在说的是世界顶尖水平,而不是高考考90分或者139分,可是,亲爱的小伙伴,你确定你真的想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吗?当你想学一种乐器的时候,例如钢琴,你是想学到可以在心爱的人面前弹奏一曲《成都》呢,还是真的想死磕成第二个郎朗?事实上,当你高考完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90分的高考成绩代表的知识储备已经够你用一辈子了——我们大部分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到的数学知识甚至都不需要考90分就能学完,而别的技能,同此。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辅导员让填各种表格,上面总有一栏“特长”,农村出来的我总得无奈而愤恨的写上一个大大的"无”字,后来,我决定不能再那样下去了,我要去学一样特长,我决定去学吹笛子,因为我宿舍同一楼层有一个哥们每天熄灯前都会用笛子吹“一剪梅”,吹得连对面楼的女生们都认识他,让人羡煞不已。我说干就干,找了家乐器行报了个竹笛课,开课的时候老师先跟我闲聊,我说我也不想学得多复杂,只要能学会吹那首“长亭外,古道边”就可以了。那会我觉得这首《送别》已经挺好听,挺高逼格的了,我想宿舍楼那哥们那么厉害,他吹的《一剪梅》大概得学上好几年吧。谁知道,老师听了我的话,笑笑道:“学吹长亭外啊,每周来学一次,快的话两个月就会了。”我怀疑自己听错了,瞪圆了眼睛问他:“真的只要两个月?!那学《一剪梅》呢?”老师继续笑道:“《一剪梅》的话,三个月吧。”我将信将疑的学了起来,每周一节,一年后,熄灯前我也能在宿舍里横笛一曲了,而且不仅是《送别》和《一剪梅》,大部分流行歌曲我都能看着谱吹出来了。很快,对面女生宿舍楼里议论说这边的男生楼里多了个很有才的家伙,再不久,那其中的一个女生成了我的女朋友,她最喜欢听我给她吹《故乡的原风景》,到那时,我学笛子只学了75个小时左右。

      75个小时,get一项新技能+一个女朋友,而且这还只是故事的上半篇。

      故事的下半篇是,因为大家都夸我吹得好,说我有才,而且我自己也确实喜欢吹笛子,我一直吹了下来,每周练习一小时,先练半小时长音,再学吹曲子,还到网上找各种笛子教学视频来看,就这样,一直吹了12年了。现在,只要单位有文艺活动,人事部门的头头都会给我打电话,让我给他个面子上去吹几个曲子,同事们跟我说,我吹得跟电视里的一样好。我听了很得意,真的很得意,靠本事挣来的面子不叫虚荣,叫得意!因为吹笛子,我还认识了很多的好朋友,其中包括我的直属领导,他自己跑来让我教他吹笛子,我们因此结下了非常深厚的交情,在他的帮助下,我的工作也频频出彩。

       这就是下半篇,把他升华下,可以总结为“良性循环”这个词。是的,当你在一项技能上投入了两千、一千或者仅仅一百个小时后,你就能获得一些回报,你就能跟你身边的人区别开来,然后这样的回报和区别就会激励着你,推动着你继续往前走,那时候你会走得很轻盈,很快乐,而不会觉得自己是在经历遥遥无期的、一万个小时苦役一般的煎熬。

      你要做的就是勇敢的付出那最初的一百个小时,走完万里长征最轻松的办法就是先走离你最近的那一步。

      我的英语特别好,好的什么程度呢,我的词汇量比英语专业科班毕业的人还大,我可以无障碍的阅读英语小说和香港的全英文法律教材,我听得懂B站上分享的英语公开课,我在一个近十万人的单位里PK掉无数的竞争者拿到了公派留学读研的机会,这一切只因为大学毕业九年来,我每天都会背5个英语单词,每天十分钟,只背5个单词,然后每周末我会坚持看一个小时的英文小说,就这么一个小习惯,就这么点时间,滴水穿石的积累给了我质的飞越。

      成功就这么简单,跟你说很难的人,要嘛是自己没有成功过,要嘛就是他诚心想吓住你,毕竟,当一个人想奋发向上的时候,身边总有许多的人拼命拉着你向下。所以,如果以后再有人跟你讲一万小时定律,他可能是自己被骗了,也可能他根本就没安好心,想用一万个小时这样的天文数字吓住你,不要听他的,往前一小步吧,迈出那一百小时和一千小时,你就能乘风而起,扶摇万里。

「一万小时理论」可信吗?为什么?

可信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信奉并为之开始行动,那么对于大众而言,提供了一个行动的理由和一个可预期的结果,这实在是不可多得,这个角度来看,可信。

但要深究,即便是理论的原作者埃里克森(Ericsson)也仅仅是在他的报告当中强调“刻意练习”的作用,绝非一万小时这个魔术数字。那「一万小时理论」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1.     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耗时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一万小时的门槛,Ericsson使用的数据中,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时间也不过是7401小时;

2.     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也是其中一大影响之一,这也是为什么田径赛场黄种人一直不大占优势的原因,你能说咱黄种人练习的时间少了。

3.     练习的成果也不与练习时间成正相关。你还需要必要难度,在最近发展区去练习,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否则不过是简单的垃圾时间堆积而已。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思维游戏,专门用来驳斥一万小时理论,这就【沙堆悖论】:

1颗沙子不是沙堆,如果一颗沙子不是沙堆,那么2颗沙子也不是沙堆,如果2颗不是沙堆,那么3颗也不是沙堆。以此类推,如果9999颗沙子不是沙堆,那10000颗沙子也还不是堆。

什么是真正的一万小时理论呢,其本质应该是刻意练习。也就是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文/艾萌atanqing,会抓数据的心理咨询师)

强调持续强化训练的“一万小时定律”真的有效吗?

其实,一万小时定律并不有效。《纽约客》作家马尔科姆·葛拉威尔在《异数》中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四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十年功夫。

这个定律并不是葛拉威尔发明的,但他确实在畅销书《异数》中普及了“一万小时定律”。事实上,这个定律要追溯到1993年的一次研究,虽然在论文中作者把它称为“十年定律”。这一定律说明,你在任何领域花费某个量的时间,就能成为专家。我不知道都是些什么胡说八道。不过,为生活列一个近似的数字方程式,或为成功列一套等式,要比简单地说“熟能生巧”、“曲不离口”听上去科学得多。这种解释似乎很有道理:天赋加上一万小时的努力等于成功。

但通常这个定律并不是这样解释的。乔弗瑞·科尔文曾在《财富》上写的文章,开头引用了金融大鳄沃伦·巴菲特的例子:“巴菲特不久前对《财富》说,他是‘为分配资本而生’的……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没有人生来就有擅长某种工作的天赋,因为标靶明确的天赋并不存在。 ”

人们总是说“勤能补拙”,但这种想法非但造成不切实际的期望,反而会使人对真正的天赋视而不见。比如,有些像我一样的自闭症患者,可能在图像、数字或音乐方面有特殊的才能,他们不去发挥这些才能,只是不断练习弥补缺陷,就是对天赋的一种巨大伤害。在硅谷有许多像我一样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他们真正发挥了自己的天赋,我把他们称作“快乐的孤独症患者”。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