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是一種符合中國國情,技術先進,與國際先進設計方式接軌的現代設計思想、理論和方法,采用平法設計,施工企業(yè)可全面提高施工水平,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11G101系列規(guī)范更新以后,12G901系列規(guī)范也進行了更新。12G901系列圖集是對11G101系列圖集構造內容在施工時鋼筋排布構造的深化設計?;诖?,我們策劃了此套選題,方便相關工作人員學習平法鋼筋知識。

本叢書主編張軍老師主編并在我社出版的11G101圖集精識快算叢書——框架-剪力墻結構,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及12G901圖集精識快算叢書——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板、板柱樓蓋、板式樓梯,框架、剪力墻結構深受讀者好評,應讀者邀請對兩部圖集的關聯做進一步綜合解讀,因而推出此套叢書,以饗讀者。

圖書簡介

本書依據《11G101-1》、《11G101-2》、《11G101-3》《12G901-1》、《12G901-2》、《12G901-3》六本最新圖集及《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2010)編寫,主要內容包括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柱構件、梁構件、剪力墻、板構件以及板式樓梯,本書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實用性強、方便查閱。本書可供設計人員、施工技術人員、工程造價人員以及相關專業(yè)大中專的師生學習參考。
平面整體法簡稱“平法”,所謂“平法”的表達式,是將結構構件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法的制圖規(guī)則直接表示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件詳圖相配合,即構成完整的結構施工圖。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結構構件從結構平面圖中索引出來,再逐個繪置配筋詳圖的繁瑣表示方法。隨著11G101系列規(guī)范更新以后,12G901系列規(guī)范也進行了更新?;诖耍覀兘M織編寫了此書,系統(tǒng)地對比講解了11G101系列圖集和12G901系列圖集,方便相關工作人員學習平法鋼筋知識。
本書是給從事結構設計與施工的專業(yè)人員及相關人員看的,隨著工作中設計方法的改革也促進了施工單位技術人員水平的提高。平法是結構設計領域的一次革命,提高效率兩倍以上,能夠使我國結構界不合理的人員配置情況得到改善。

圖書目錄

目 錄 1 獨立基礎 (1)
1.1 獨立基礎平法識圖 (1)
1.1.1 獨立基礎的平面注寫方式 (1)
1.1.2 獨立基礎的截面注寫方式 (8)
1.2 獨立基礎鋼筋構造 (9)
1.2.1 獨立基礎底板配筋構造特點 (9)
1.2.2 雙柱獨立基礎底板頂部配筋 (11)
1.2.3 杯口獨立基礎鋼筋排布構造 (12)
1.2.4 普通獨立深基礎鋼筋排布構造 (18)
1.3 獨立基礎鋼筋計算實例 (23)
2 條形基礎 (25)
2.1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 (25)
2.1.1 基礎梁的平面注寫方式 (25)
2.1.2 條形基礎底板的平面注寫方式 (27)
2.1.3 條形基礎的截面注寫方式 (29)
2.2 條形基礎鋼筋構造 (30)
2.2.1 梁式條形基礎底板受力鋼筋構造 (30)
2.2.2 基礎主梁縱向鋼筋和箍筋構造 (34)
2.2.3 基礎梁端部外伸部位鋼筋構造 (37)
2.2.4 基礎梁變截面部位鋼筋構造 (43)
2.2.5 基礎主梁與柱結合部側腋鋼筋構造 (48)
2.3 條形基礎鋼筋計算實例 (51)
3 筏形基礎 (54)
3.1 筏形基礎平法識圖 (54)
3.1.1 基礎主梁與基礎次梁的平面注寫方式 (54)
3.1.2 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的平面注寫方式 (57)
3.1.3 柱下板帶、跨中板帶的平面注寫方式 (59)
3.1.4 平板式筏形基礎平板的平面注寫方式 (61)
3.2 筏形基礎鋼筋構造 (63)
3.2.1 梁板式筏形基礎鋼筋構造 (63)
3.2.2 平板式筏形基礎鋼筋排布構造 (68)
3.2.3 基礎次梁縱向鋼筋和箍筋構造 (72)
3.2.4 基礎次梁端部外伸部位鋼筋構造 (72)
3.2.5 基礎次梁變截面部位鋼筋構造 (76)
3.3 筏形基礎鋼筋計算實例 (80)
4 柱構件 (82)
4.1 柱構件平法識圖 (82)
4.1.1 柱列表注寫方式 (82)
4.1.2 柱截面注寫方式 (83)
4.2 柱構件鋼筋構造 (85)
4.2.1 抗震框架柱縱向鋼筋連接構造 (85)
4.2.2 抗震框架柱、剪力墻上柱、梁上柱的箍筋加密區(qū)范圍 (86)
4.2.3 非抗震框架柱的縱向鋼筋構造連接方式 (90)
4.2.4 框架梁上起柱鋼筋錨固構造 (90)
4.2.5 地下室抗震框架柱縱向鋼筋構造做法 (95)
4.2.6 地下室抗震框架的箍筋設置 (96)
4.2.7 復合箍筋的設置 (98)
4.3 柱構件鋼筋計算實例 (100)
5 梁構件 (110)
5.1 梁構件平法識圖 (110)
5.1.1 梁平面注寫方式 (110)
5.1.2 梁截面注寫方式 (115)
5.2 梁構件鋼筋構造 (116)
5.2.1 樓層框架梁鋼筋構造 (116)
5.2.2 屋面框架梁鋼筋構造 (121)
5.2.3 非框架梁鋼筋構造 (123)
5.2.4 懸挑梁鋼筋構造 (123)
5.3 梁構件鋼筋計算實例 (129)
6 剪力墻 (134)
6.1 剪力墻的平法識圖 (134)
6.1.1 剪力墻列表注寫方式 (134)
6.1.2 剪力墻截面注寫方式 (138)
6.1.3 剪力墻洞口的表示方法 (139)
6.1.4 地下室外墻表示方法 (140)
6.2 剪力墻鋼筋構造 (141)
6.2.1 剪力墻連梁鋼筋構造 (141)
6.2.2 剪力墻約束邊緣構件的設置 (150)
6.2.3 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的設置 (152)
6.2.4 剪力墻洞口補強鋼筋構造 (154)
6.3 剪力墻鋼筋計算實例 (159)
7 板構件 (162)
7.1 板構件平法識圖 (162)
7.1.1 有梁樓蓋板的識圖 (162)
7.1.2 無梁樓蓋板的識圖 (166)
7.2 板構件鋼筋構造 (169)
7.2.1 有梁樓蓋樓(屋)面板鋼筋構造 (169)
7.2.2 縱向鋼筋非接觸搭接構造 (171)
7.2.3 無梁樓蓋柱上板帶與跨中板帶縱向鋼筋構造要求 (172)
7.2.4 懸挑板的配筋構造 (173)
7.2.5 板開洞鋼筋排布構造 (175)
7.3 板構件鋼筋計算實例 (178)
8 板式樓梯 (186)
8.1 板式樓梯的識圖 (186)
8.1.1 板式樓梯平面注寫方式 (186)
8.1.2 板式樓梯剖面注寫方式 (186)
8.1.3 板式樓梯列表注寫方式 (187)
8.2 樓梯梯板鋼筋構造 (187)
8.2.1 AT~HT型樓梯梯板鋼筋構造 (187)
8.2.2 ATa、ATb型與ATc型樓梯梯板鋼筋構造 (199)
8.2.3 樓梯樓層、層間平臺板鋼筋構造 (203)
8.2.4 樓梯與基礎連接構造 (203)
8.3 板式樓梯鋼筋計算實例 (205)
參考文獻(207)

相關書籍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