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有調(diào)查顯示,我國約90%的老年人希望在家養(yǎng)老。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生活起居會遇到各種困難,如何滿足老人們安全安心、無憂無慮的養(yǎng)老需求?將住宅進行適老化改造,是全社會共同面臨又亟待解決的課題。
我國現(xiàn)存大量老舊住宅,包括一些新建住宅,設計建造之初就缺少無障礙與適老化的考慮,存在室內(nèi)通行空間局促、地面不防滑且有高差、屋內(nèi)照護設施與輔助器具缺失等問題。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日益下降,洗澡、如廁、休息等方面的安全隱患便隨之而來。
居家適老化改造是多樣化的,很難統(tǒng)一標準化模式,只能根據(jù)各家的戶型結構、管道設備、房屋面積、居家人口,以及老人的具體需求、生活習慣、經(jīng)濟狀況等,因地制宜,量身定做。
本書《后半生我想這樣住》可以說是一本老年住宅設計規(guī)劃的指導原則,老年住宅如何選址、如何設計、從老年人的心理到年年人的身體,全都考慮到了。
我們?yōu)殚L輩做的,就是為自己做的。
入手這本書,為家中老人,也為自己的將來,打造一個安心的家。

圖書簡介

本書分為兩章,第一章詳細講解了,老年人在家養(yǎng)老的居住要求和設計原則。第二章結合具體的案例,講解設計細節(jié),告訴我們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居家養(yǎng)老。作者走訪了7個家庭,這7個家庭中,有的是把老人接來同住的年輕人,有的是已經(jīng)步入了老年的老夫妻,作者希望探訪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探索比較理想的養(yǎng)老居住模式。
這些家庭中,因為從買房選址到內(nèi)部裝修,都實施了正確的養(yǎng)老房改造措施,所以無論老人還是兒女,都是比較滿意的。比如小曼自己住五樓,為母親購買了同單元的一樓的住所,貼合母親的生活習慣做了改造,母親居住安全、心情舒暢,兒女也特別高興;阿俊因為年輕時發(fā)展了自己的愛好,退休后,根據(jù)愛好需求改造了房間,和很多有共同愛好的好友一起玩樂,絲毫沒有老年人的孤單頹廢;小鄭的父親租住在兒子隔壁小區(qū),既滿足了兒子的孝心,又兼顧了雙方的生活私密性......
通過實際案例,作者告訴大家,在你38~55歲的時候,就要為自己后半生的居所做考慮了,是自己住還是跟別人住,以便在空間中盡早規(guī)劃,及早適應。
本書希望協(xié)助讀者以較少的預算負擔,較少的裝修變動,逐步計劃,為后半生的舒適居住做準備。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越住越年輕,打造安心減齡的家
第一節(jié)
不要“等老了再說”,40~60 歲是住的關鍵準備期!
一、高齡住宅≠ 100% 無障礙的家
零壓力改造!局部修整就很好用
二、要想老年住得好,中年就得開始策劃
別讓他人替你決定住哪里,怎么??!
三、老后的家≠長期照護的家
越住越年輕,打造滿足個人興趣的家!
四、并不是所有房子都有能力陪你到老
家的壽命 ,體質(zhì)再檢視!
五、預留“孝親”空間需兼顧心理感受
讓自己安心,還是父母開心?
第二節(jié)
簡單生活,是居家“防弱措施”的第一步!
一、反正“收起來也會忘”,那就給需要的人吧!
丟不掉嗎?試試“什么東西不見了?”檢測法!
二、減物,先從自己的東西開始!
學會“不惹怒家人”的優(yōu)先整理術
三、簡單生活,是最容易做到的環(huán)保行動!
減物不是浪費,它能降低室內(nèi)能耗,創(chuàng)造安全動線
四、長輩是斷舍離的最大敵手,怎么辦?
避免正面沖突,調(diào)虎離山很好用!
五、減物之后就是減念
有情而不積壓情緒,掃除情緒囤積小技巧
第三節(jié)
“在家養(yǎng)老”翻修觀念養(yǎng)成
一、家,滿足初老及中老的需求,并為老老做準備
以“水區(qū)”為核心,規(guī)劃浴室、臥室、廚房黃金三角
二、“在當?shù)?、在家養(yǎng)老的家”必備三大要件
好空間、社區(qū)聚點、無障礙動線
三、老年人的住宅,翻修好還是搬家好?
在家養(yǎng)老的住宅改造原則
第四節(jié)
局部改造:減法設計、安全防摔!
一、手:握、舉、拉、抬
柜設計 + 扶手設計,取物省力、移動穩(wěn)定
二、腳:跨、站、坐、走
升降椅、暫坐設計、輔助扶手、防滑地板——四大安全規(guī)劃
三、視:光亮、顏色、紋路
素色建材、防眩光折射物件,讓老年人視線清晰




第二章
后半生最想住的家
案例 1
讓腳力退化的母親在家也能行動自如
案例 2
從 40 歲開始,幫生活及人生減重
案例 3
家的第二次改造,新家讓你一次住到老
案例 4
用手工藝暖心再造 60 歲以后的家
案例 5
孩子,不好意思,這里沒有留你們的房間!
案例 6
吃喝聊天看藝術,我家就是美術館!
案例 7
拆掉多余裝潢,留白就是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