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科技生活

为什么银行不在大电商上做(银行电商平台的优劣性)

admin2022-12-05科技生活88

为什么有人说银行是最适合发展电子商务的行业?

赞同此观点!

传统银行:

①机构设置总行→分行→支行→办事处(分理处)→储蓄所。

②机构设置与行政机关!

北京设总行,

省会城市设分行,

市级城市设二级分行,

县级设支行,

乡镇(街道办事处)设办事处,

办事处下设分理处或储蓄所。

设备多、人员多、房租多(或固定资产占用费多)、运转成本高!

工作效率低!利润率低!

③人类 社会 正在从纸币向数字(电子)货币过渡!

④互联网的发展,为银行进入电子时代创造了条件!

电子银行的含义

E-Bank,直译电子银行,又称网上银行,即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目前国内网上银行基本组织形式

网上支付要求金融业电子化,E-Bank(Electronic Bank)的建立成为大势所趋。

一是由一家银行总行统一提供一个网址,所有交易均由总行的服务器来完成,分支机构只是起到接受现场开户申请及发放有关软硬件工作;

二是是以各分行为单位设有网址,并互相联接,客户交易均由当地服务器完成,数据通过银行内部网络联接到总行,总行再将有关数据传送到其他分支机构服务器,完成交易过程。

第一种模式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为代表;第二种模式则被建行、招商银行所采用。

网络银行形式划分

按其是否有具体的物理营业场所 :

一种是于1995年10月18日成立的世界首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又被称为虚拟网络银行或纯网络银行。

这类网络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具体的办公场所,没有具体的分支机构、营业柜台、营业人员。这类银行的成功主要是靠业务外包及银行联盟,从而减少成本。

另一种是由传统银行发展而来的网络银行。这类银行是传统银行的分支机构,是原有银行利用互联网开设的银行分站。它相当于传统银行新开设的一个网点,但是又超越传统的形式,因为它的地域比原来的更加宽广。许多客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办理原来的柜台业务;这类网络银行的比重占网络银行的95%。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

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中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市场导引者。

自1998年3月,中国银行在国内率先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 1999年4月,建设银行启动了网上银行,并在我国的北京、广州、四川、深圳、重庆、宁波和青岛进行试点,这标志着我国网上银行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近年来,中行、建行、工行等陆续推出网上银行,开通了网上支付、网上自助转账和网上缴费等业务,初步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

1999年9月,针对企业的网上银行业务开通,并且这部分业务在2000年正式步入轨道。招商银行又悄悄开始了其“一卡通”炒股的个人银行业务,从而为电子银行的发展又添上了一笔。

我国银行网上业务介绍

1、招商银行(http://)。1997年4月,招商银行正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的银行。1998年2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1999年9月6日,招行与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新浪网在北京签订了电子商务全面合作协议。至此,招行已率先在全国启动网上银行业务。2001年3月,招行还推出了具有世界较先进水平的网上银行之个人银行专业版v2.0。据人民网报道,作为中国网络银行先行者的招商银行,截至2001年5月份,网络银行企业客户达2万户,涉及交易金额达1万亿元人民币。

2、中国银行(http://)。1999年6月,中国银行正式推出网上银行系列产品。2000年5月15日中行又率先开通通过有线电视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业务--"家居银行”,它是在有线电视视讯宽带网的基础上,以电视机与机顶盒为客户终端实现联网、办理银行业务。目前“家居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使用了广州地区中国银行电话银行及申请了广东视讯宽带网的用户,下一步将逐步推广到其它地区用户。“家居银行”已经逐步建立由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较为完善和成熟的网上银行体系。

3、中国建设银行()。1999年8月4日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推出网上银行服务。建设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采用了国际标准的身份认证系统和最先进的安全加密技术,保证了网上交易的安全。建行首批开通网上银行服务的城市为北京和广州,预计深圳和上海也将在近期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截至2001年六月末,建行网上银行已覆盖中国一百一十五个大中城市,网上银行客户已达五万个,仅上半年就猛增四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十倍,月平均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分别为5.6万笔和2400万元,均较去年同期增长十倍。

4、中国工商银行()。拥有810万个工商业企业账户、与4万多户企业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结算业务量占全国金融系统的50%以上的中国工商银行为适应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于2000年2月1日开通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部分地区网上银行的对公业务。同年6月10日,工行又宣布在深圳、厦门等27个城市开通网上银行业务。至此,工行已在全国31个城市推出网上银行业务。

5、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在网上银行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但也已实现了零的突破。2000年5月,农行广东省分行与以家庭上网、企业上网和政府上网为切入点,创出“网上自由人”这一新业务品牌。同时广东农行首创了一种新的金融服务--"用银行帐户直接上网”,实行上网费实时扣交,为使用网上金融服务的客户带来极大的便利。2000年12月18日,上海农行推出95599在线银行,其服务功能目前有三部分,一是业务服务功能;二是增值服务功能;三是信息服务功能。业务功能包括自动语音服务、人工坐席服务、网上银行服务和传真服务。目前查询类服务、挂失类服务、转帐类服务、信息咨询类服务、通知服务、投诉、建议及银证转帐等已经实现,代缴费、外汇买卖业务安排在第二阶段开发。95599在线银行提供的一体化服务,不仅体现了农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 科技 为支撑”的价值观念,也标志着农行的金融电子化进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支付系统相比差距大

在西方,网上银行的业务量已相当传统银行业务量的10%。

目前,美国、加拿大金融机构的网上用户达到10万户以上的有十几家。在美国,目前约有450万个家庭每月至少使用一次Internet的网上银行功能或在线支付帐单的功能,这个数字到2005年将上升为3350万,占美国家庭总数的31%。

中美金融环境的差异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大量流行的信用卡只不过两三种:Visa卡、Master卡以及AmericanExpress卡。美国的商业银行有几十个,但是,能发行的信用卡也就是这几种。发卡银行与收单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方法是:各收单银行信用卡受理终端与自己的交易处理主机互联,再由商业银行交易处理主机通过3种信用卡的清算网络连接到每种信用卡清算中心的清算主机上。按照国际惯例,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发行的Visa国际信用卡可以在全世界通用;而收单银行不必担心资金转帐的任何问题。这样的金融环境大大方便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电子商务业务的实施。这样的电子商务就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具有全球特征。

中国商业银行之间资金清算的困难程度简直可以用“军阀混战、地方割据”来形容。

首先,各个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借记卡,以及银行与企业联名发行的金融卡,全国不下数百种。每种银行卡只能在发卡银行开帐户的商店购买商品。网上商店要接受其他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就必须与该银行的交易处理主机直接联接。这就把本应该由商业银行之间解决的资金清算问题,留给商户去做,把简单的技术问题人为地复杂化了。

其次,由于 历史 的原因和利益分配上的障碍,各商业银行的地区分行之间无法进行资金清算,使电子商务支付只能在区域性的单个银行内进行资金清算。

基于多种原因,人民银行在几个大城市成立了信用卡网络公司,用来解决同一城市内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问题。这样一来,使异地信用卡的消费变得更加困难,这样的信用卡网络公司使银行清算业务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地方割据。

到目前为止,国内出台的电子商务项目无一例外地具有这种局限性,使电子商务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优越性荡然无存。不要说像Visa信用卡那样全球通用,就连全国通用的中国信用卡都没有出现。这就是中国金融环境与美国的最大区别,也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无法逾越的另一个障碍。

中美信用消费环境的差异

美国商业银行对持卡人的信用消费是绝对信任的。一旦持卡人在信用消费中有欺诈行为,他/她就会被列入与 社会 保险号(Social Security Number)相对应的黑名单库中。由于 社会 保险号在全美的唯一性,一旦持卡人进入黑名单,就再也无法获得任何商业银行的信用消费资格。失去信用消费的资格,就等于失去在美国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也是信用消费在美国非常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的信用消费环境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讲究信用”本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对持卡人的“信用消费”却是绝对不信任。不仅发卡手续复杂、条件苛刻,而且消费额度非常有限。没有信用消费的良好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没有牢固的基础。

我国网上银行内部发展中的问题

一、网上银行的业务品种匮乏,没有发挥对银行业务的重组和再造功能。目前网上银行提供的产品,无论是帐务查询、转帐服务、代理交费、银证转帐,还是为企业销售网络办理结算、为集团客户进行内部资金调拨,除业务品种少的问题比较突出外,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这些产品只是传统业务在网上银行的实现,也就是说目前网上银行只起到了一个传统银行业务服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没有推出利用网上银行直接面对客户的特性重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新产品和新应用;在操作界面上没有体现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是传统业务处理系统界面的简单模仿,没有体现INTERNENT的根本属性———靠变化和新颖吸引客户。

二、网上支付功能急待突破和完善。针对B to C的小额网上交易,如代理交纳手机费、电话费和小额购物等,各商业银行一般利用信用卡、储蓄卡作为支付工具,为本行的签约客户提供网上支付服务,基本满足了签约客户的网上支付需求;但针对B to B的大额支付,目前还维持着“网上订购,网下支付”的局面,而B to B交易一般占电子商务交易额的90%左右,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迫切要求商业银行完善网上支付手段。

三、网上交易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资金安全对于客户、商家和银行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安全问题是网上银行的核心问题。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客户端的安全性,如果客户端只是普通的浏览器用户,则存在着客户端被模仿的可能性;二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传统的支付方式,支付信息是在银行的内部网络上传输的,内部网与外部网采取了相当的安全隔离措施,因此内部网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网上支付正相反,支付信息是在INTERNENT上公开传递的,因此存在着支付信息被篡改和窃取的可能性。

可以降低资金成本,安全,便利。以后的发展趋势。

不适合

电子商务简单啊。

那个人说错了,这两个行业基本没有什么交集。

工行本月底停止这项服务

近日,工商银行宣布,因业务调整, 该行将于6月30日24:00停止融e购个人商城相关服务 。如用户需要进行积分兑换、购买贵金属和公益捐赠,可以登录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办理。

除了关停个人商城服务之外, 工行还宣布将停止融e购企业商城公开销售、商圈销售、跨境贸易等相关服务 ,票据经纪、工行集采、司法拍卖等服务功能入口迁移至工行门户网站首页。

据了解,融e购是工行在2014年1月12日正式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至今已有8年,并发展成为涵盖B2C、B2B等业务且功能齐备的综合性电商平台。融e购个人商城汇集数码家电、 汽车 、金融产品、服装鞋帽、珠宝礼品、交通 旅游 等十几大品类、数百家品牌,支持工商银行用户积分抵现支付订单。

与此同时,融e购也是工行助力乡村振兴、助农销售特色农产品的重要渠道。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融e购乡村振兴交易额为27.6亿元。

《中国银行保险报》注意到,因客户可以在融e购平台上通过工行信用卡积分兑换商品或获取折扣,该平台受到不少“羊毛党”欢迎。不少客户在互联网上分享了在融e购“薅羊毛”、买贵金属的经验。

2012年以来,银行系电商曾一度蓬勃发展,涌现了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中国银行中银易商、工商银行融e购、光大银行购精彩等电商平台。 不过多年下来,银行系电商的发展却给人留下“不温不火”的印象,甚至有部分银行系电商平台已提前“退场” 。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中国银行保险报》分析指出,银行发展电商平台主要面临两个挑战: 一方面, 网购的流量入口已被互联网公司“瓜分”差不多了,公众网购习惯也已被培养出来,后发力者若想切进来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 银行自身也缺乏互联网思维,在产品丰富度、用户体验等方面与电商平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此外,银行的文化及体制机制限制也使其较难对电商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不过商业银行做电商平台与互联网公司做电商平台还是不一样。银行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董希淼表示,对于C端客户,银行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为个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B端企业客户,银行可以为其拓宽消费渠道。此外,银行通过电商平台也能积累一些非结构性的行为数据,帮助其更好地洞悉客户行为。

“随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化推进,电商平台的定位、作用可能也会发生转变。银行也要考虑其投入的维护成本。”董希淼说。

编辑 冀晓航

工行融e购将停止服务,银行系电商平台路在何方?

根据工商银行有关部门发布的新闻公告显示,融e代将停止服务,而银行的电商平台想要继续发展,需要往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要加大宣传力度和维护好客户。按照人们的消费习惯,有大约90%以上的人在电商平台网购时都会选择,在一些比较大型的电商平台,各个银行的电商平台的选择率只达到了10%左右,想要继续让银行的电商平台发展,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银行也有自身的电商系统,并且在电商平台中购买东西会更加的实惠,另一方面要努力维护好旧客户,开发新客户,旧客户可以让他们继续体验电商平台带来的优质服务,新客户可以在电商平台的第一单实行免费,例如看电影的第1单免费在电商平台购买第1件商品时,可以按照8折优惠或9折优惠来进行。

多在电商平台搞一些优惠活动。比较大型的电商平台,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银行虽然背后的资金比较强大,但是在电商平台的竞争中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只能够依靠一些优惠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例如在限定的时期购买电商平台的东西,可以打折优惠,也可以分期免息的活动。特别是电子产品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可以把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低于市场价格,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进行出售,也可以开展优惠力度特别大的抢购活动来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要完善电商平台的种类,按照大多数银行的电商平台种类来看,基本上都在电子设备护肤品以及其他日用百货上边一些比较大牌的东西,或者其他人们购买,但是比较冷门的东西,也可以在电商平台进行上架,以此来争取更多的客户。

银行为什么争做电商

可以说,银行做电商,大部分是在积分商城的基础上发展为卖商品的网上商城,少数的还能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走在了前面。

电商的目标,在于出售商品,获得利润。银行做电商,其目标不仅仅是出售商品挣“小钱”,更在于购买商品的客户及其背后的经济实力。

通过网上商城入驻企业、商户和持卡客户之间形成的良性循环消费环境,不仅三大客户群全部是银行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他们背后庞大的客户体系也会是银行的潜在客户。银行利用自己的电商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客户资源,从而推广和延伸金融服务,扩充自己金融主业的实力。

银行做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在哪

优势:

1,资金雄厚,能做的起大活动,比如刷卡减免活动,赠送代金卷,同时,活动也非常给力,有的直接是超市购物直接划卡减免。

2,用户多,商家愿意和这样的银行进行合作,但是反观一些小的地方性的政策性银行就基本没什么合作,主要还是用户少

3,结算系统先进而且基础好,电子商务非常注重底层的东西,就是结算的准确和快速,现在银行有业界最稳定的结算系统,而且这个系统进过升级已经可以对接多个接口,并且结算时间也很短,同行可以瞬时到账,跨行也可以瞬时了,就连第三方支付,只要你的金额不是很大都可以很快到账,最迟也是2小时之内

4,国家支持,这个嘛就不多说了,国家层面一直希望银行能紧跟时代步伐,随时做出调整,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啥的,银行比阿里啊,腾讯啊日子好过多了,毕竟国家支持嘛。

劣势:

1,过于庞大,尾大不掉。改革初衷非常好,但是行政效率地下,转变很难,现在西北的一些银行甚至电子化都没完成,所以银行电商化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市场是不会给你时间的。现在采用的方案,就是一些大城市的银行,比如北上广深,先进行改革,试水,其他地方的银行紧跟或者慢慢跟上就行。

2,用户思维转变难。一直以来,我国的国民都把银行看做是资产最后的防线,而对于新兴的电子商务,大家的感觉多少有些不靠谱,加上现在电商假货横行,电商诈骗频繁,使得很多老一辈的用户认为电商是不好的东西。

作为银行,如果大张旗鼓的搞电商,会使得很多年纪偏大的用户会怀疑银行的正规性,这点要稍微主意。

3,市场反应慢。银行的市场反应是非常慢的,很多东西都是市场做出一定水平后,银行依靠自己的大体量进行砸钱竞争,很多情况下很难起到效果,尤其是银联支付和支付宝的竞争最为显著,银联很大,但是还是竞争不过支付宝,甚至连腾讯的微信支付都竞争不过。这就是互联网市场的玩法,第一个人有肉吃,第二名有汤喝,第三名连骨头渣都没了。银行不能根据市场进行及时的创新的话,进入电商行业的成本将会变得非常高,这也是目前很多银行希望解决的问题。比如把一些业务外包,和其他第三方支付合作等等。

为什么近几年银行越来越难干了?

互联网巨头进军金融领域

以往,银行凭借其庞大的账户(客户)体系,以及遍布的网点,作为 社会 公共基础服务的一部分出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依托于此,牢牢掌握着客户、数据、资金这三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构筑起坚固的城墙。

在这个城墙内的中国银行业,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尽管有竞争,但大的格局总体稳定。就如春秋时期,各个国家打来打去,但多是为了一口气,争个老大,谁也搞不死谁。大家在相似的商业逻辑下,抢客户、拼渠道、复制同业产品,在各自的“同业圈”对标同业(国有大行盯着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较劲)。本来这样的日子倒也平静。

但互联网巨头跨界金融改变了这一切。新业态、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带来新逻辑,悄然间,新金融已经兵临城下,互联网巨头借移动支付领域的优势,已经打开了进入金融殿堂的大门。

支付结算业务是串起客户、资金和数据的核心,失去了支付结算业务,银行账户逐步成为 社会 账户的底层体系,而互联网金融的支付结算账户则逐步取代银行账户而处于直接对接各种金融服务的基础账户体系,大量的客户资源和零散沉淀资金流向互联网巨头,数据也随之而走,这三项银行赖以生存的战略资源正在远离。

时代,已进入战国,战斗开始变成了你死我活的灭国战争,银行似乎还没有理解互联网世界“赢者通吃”的逻辑。

2

错失了战略机遇

移动支付以其对场景的普适性和串联性、对多种服务生态体系的整合性,成为金融最重要的入口。在其冲击下,传统银行的网点渠道、网银渠道、手机银行渠道,对客户的吸引和集聚功能都被严重削弱,渠道不再自然地成为银行金融服务的入口。

2013年,巨头们押宝二维码支付,进军线下市场时,银行正在开发手机银行,正在忙于搞电商,直到2016年,中国银行业才开始重视并积极推进已经成为行业主流模式的二维码支付。2016年7月后,工行、交行、招行等多家银行相继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2017年5月,中国银联也开始战略转向,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

此时,中国线下移动支付的消费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双寡头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确定。支付宝的成功在于其推出二维码支付时,已是集众多场景的超级App。而微信能够在短时间内与支付宝形成双寡头格局,其高频社交平台属性是关键性因素。

至于银行方面,尽管具有电子商务、手机银行等平台,但这些平台对线下场景嵌入不足,使用频率和客户黏性都有限。同时,由于战略不坚定、不明确、部门间相互掣肘等因素,银行也缺少动辄“烧钱”几个亿的魄力和机制。“烧钱”并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出于自保,没人敢同意那么烧。

银行试图通过电子商务抄巨头们的后路,这让银行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也错过了迈向移动支付时代的机会。而精心打造的手机银行,由于还停留在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其本质只是网上银行的手机版,并没有嵌入场景,仍然是以银行传统业务为主,相对于支付结算来说,都是低频交易。

春秋战国时代,哪个国家变法,哪个国家就会崛起,错过了,就会挨打,最终实现统一的,是变法最为彻底的。

3

网点转型可能转错了方向

由于线上交易量的日益增加,网点的经济效益正逐步降低,因此各大行都在撤并网点,或者是轻型化、智能化、综合化转型。但这并不是翻盘之举,更像是出于应对冲击的、无奈的防守之举。

轻型化、综合化并不能阻止网点衰落的进程,它只是减少了成本,属于“节流”,根本做不到“开源”。智能化更是奇怪的方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能从技术上讲是可以完全替代网点的那些智能化设备,那网点大量的这些设备,既没有人工服务的 情感 交互,也没有移动终端的便捷,它们的存在只能越来越尴尬。

目前来看,这些智能化设备存在的意义仅在大额现金和开户方面。然而随着反洗钱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额现金的使用必然越来越少。开户目前仅是因为监管政策限制而无法完全实现远程开户。这种情况下,以物理网点形式存在的非人工服务将变得越来越鸡肋。网点智能化的“极端”形态——未来银行、无人银行,我一直认为那只是个营销噱头。

以前,大量的业务都需要在网点办理,网点很自然的成为银行服务的入口,实现了客户的引流。在网点交易量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尽管银行可以通过促使网点从交易型向销售和服务型转变,但网点仍然面临如何吸引客户、保持和巩固其金融服务入口地位的难题。

网点转型表面看是解决绩效可行性以及功能转换的问题,但其本质是如何保持和巩固其金融服务入口地位,保持其获取客户(流量)、资金、数据的桥头堡地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转型,才是好的转型。

一条龙走起

来源于:落选行长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