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科技生活

动物是机器什么观点(指出人与动物都是机器)

admin2022-12-24科技生活93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

扩展资料: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归结为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

二、机械唯物主义的显著特征

从哲学史看,机械唯物主义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1、世界的存在就是机械运动。任何的存在物,包括人、动物和其它,其规律就是机械规律。换言之,用十八世纪杰出的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拉美特利的说法“人是机械”“动物是机械”。

2、人的个性的不同,是由其身体决定的。

3、独立的心理实体是不存在的,心灵只是机械运动在人的身体上的一种现象或结果。 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在力学,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因此物体不能自我运动,只能在外力或虽的物体施力的情况下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而这种运动一般就是机械运动,即物体与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以这种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被称为机械唯物主义。另外,这种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是机器,整个宇宙是一架由神设计的机器,神给予它第一次推动后,它就服从力学规律了。动物是机器,甚至人也是机器。而机器却是根据力学原理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16世纪兴起,并在17、18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占居支配地位。在这个时期,从神学解放出来的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进行着分门别类的研究,力学以及为它服务的数学取得了巨大成就。17世纪上半期,R.笛卡尔根据力学的成就,建立了一个机械的宇宙演化模型,并对物理现象和生物现象作了机械的解释。17世纪下半期,I.牛顿在J.开普勒和G.伽利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超出其他自然科学部门研究水平的严密力学体系,不仅能正确描述地上物体的机械运动,而且能算出天体的轨道,并确定地预言其运动。于是,古典力学就变成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典范,同时也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

机械论提出的原理是什么?

用机械的(力学的、物理的)观点去说明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种种问题的唯物主义。机械论认为,生命完全是物质的,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秘的“活力”,但却把生命看作是一架复杂的机器。17世纪法国科学家笛卡儿(1596-1650)首先提出“动物是机器”;18世纪法国医生拉美特利(1709-0751)进一步提出“人也不过是一架直立行走的机械”。那时,人们常将身体的器官比作不同的机械:心脏是唧筒,肺和膈肌是风箱,牙齿和胃是磨盘,骨骼和关节是杠杆,等等。这种机械的生命观认为,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把生命现象也看成是机械的、完全可用力学和物理学定律来解释的现象。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许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等,似乎都可用物理、化学的规律来说明,于是机械论又发展为还原论。还原论认为,生命运动规律可以还原为物理、化学规律,有的目前不能还原,那是因为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将来随着科学的进步,终究是可以还原的。当前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有些自然科学家比较相信还原论。但是,还原论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它把物质运动的低级形式和高级形式完全等同起来了。

法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提出:不仅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

A

试题分析:拉美特利认为人的机体活动和心灵活动都是机械运动,混淆了不同运动形式的区别,是形而上学的思想,①②正确;其思想是形而上学的,不是辩证法思想,③错误;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观点不属一个对子,④错误。该题选A。

点评:该题不仅要熟练掌握选项内容,还要对题意准确解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