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科技生活

天时资本什么公司(天时创新资本)

admin2023-01-04科技生活93

12.19音频:好公司投资法——初选白马股

天时:先估值,再入市。PE和PB越小,投资机会越多

地利:以更好的资金布置来管理风险

一、建立投资组合

市场不仅有系统性风险.还存在非系统性风险。通过组合投资,也就是将资金分散在多个行业的多只股票上避免非系统性风险。

VI:组合投资是贯穿整个资金布局过程中的重要原则。

——“多只”指的是4-8只,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单只股票亏损带来的总资产损失。

——“多个”指的是将这些股票分散于不同的行业,也就是同一行业投资金额不超过30%,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单个行业的意外事件所带来的损失。

二、开始买股票最重要的因素

1.资金,毫无疑问是投资最必要的条件。

现实中,随着投资的深入,专业化和资金量是投资者绕不开的门槛。但是,对于刚开始买股票而言,更多的资金是不现实的.也不是最重要的。

2.心态,是优秀投资者必备的素质。

不可能买了它就涨、卖了它就跌不应该看到涨就感觉错过一个亿,看到跌又害怕想卖出

但是,在连股票都还不会选的时候心态就先不用提了。

3.选股,是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

一个好的股票,上涨的时候更多的回报,下跌的时候更大的耐心。

投资选股是一门技能.需要弄清楚每一步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在未来独立建立自己的投

资组合,实现长期获利。

例:华盛顿邮报,1960—1980年美漂亮50之一,在1973年熊市,下跌50%以上。

巴菲特在1973年买入18600股,价格27美元,持续下跌至23美元时买入40000股,下跌至25.75美元时买入180000股,于1974年末投资总额从1062万美元变成800万美元,继续持有,到1985年底总收益率约为21倍,年化复合收益率约为12%,也就是十年时间涨至2.2亿美元。

三、究竟哪个才是好股票

1.头脑清晰,理性看待价格上涨

价格的上涨,有可能是跟随价值的上涨而产生的上涨,也有可能只是围绕价值产生的波动。

所以近期的价格大幅上涨有可能是好的表现也可能是被人炒作过热

例:股市传奇之暴风集团,2015年3月24日上市,短短2个月,上涨34倍,创造A股传奇。下跌,漫漫无止境的下跌。从123.84到5.16跌幅高达95%,即投入10万,只剩5千。

四、股市黑马是什么?

1.黑马股:本来不被看好,却能出乎意料地在短期大幅上涨.

例:北新建材,2014年8月份起,从7元最高涨到了26元,不到3年的时间,涨了将近3倍。

2.白马股:有一种股票,自带咖位,在股价的走势方面也是台步稳稳滴。它们有三个特点:投资回报率高,长期业绩优秀,信息相对可靠。

科学方法——按图索骥

第一大特点一一投资回报率高

例:二狗有两个小伙伴,分别开了一家奶茶店和一家糖果店。

奶茶店,装修高大上,生意火爆每年投10万元,扣除所有费用支出最终净赚5万。

糖果店:人流差一点,装修普通每年投10万元,扣除所有费用支出最终净赚7万。

投资多少能赚多少的比例,就是投资回报率

奶茶店一年的投资回报率是:5万/10万=50%

糖果店一年的投资回报率是:7万/10万=70%

五、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一只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又叫做投资收益率。

一只股票的投资回报率(投资的钱所赚钱的比率)=(卖出价格l买入价格-1) *100%

例:格力电器的投资收益率计算

在2016年1月27日,15元的价格买入,格力电器。到2018年1月26日,57元的价格卖出,

投资收益率就是(57/15一1)*100%=280%

如果算到每年的话,就是

计年化复合收益率二【(卖出价格/买入价格)^(1/n)一1 】 *100%

其中n=投资年限。

格力电器投资两年的年化复合收益率=[(57/15)^(1/2)-11 ]*100%=95%

六、如何寻找高投资回报率的股票?

从长期看来,一只股票的回报率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一家企业40年来的盈利一直是资本的6%(即ROE6%),那40年后你的年化收益率不会和6%有什么区别,即使当初你买的是PE较低的便宜货。如果企业在20-30年内盈利都是资本的18%,即使买的股票不太“便宜”,其回报也会令人满意呢!  —查理·芒格

   

七、ROE是什么?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

代表企业用一元钱的净资产能够赚取多少净利润,也就是带来多少投资回报,代表了企业的赚钱能力芒格的意思就是,如果长期持有一只股票.你的年化复合收益率和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就是ROE.没有任何区别。

例:贵州茅台,从2008年8月到2018年8月.飞天茅台人如其名,从70元涨到670元,10年上涨了近10倍,年化复合收益率二(670/70)^(1/10)-1=25.34%.

这十年,飞天茅台的平均ROE=34.38%

   

八、ROE和股票投资收益率的关系

其他股票的表现又如何呢?例如格力电器、云南白药和信隆健康。

公司:  a.贵州茅台b.格力电器c.云南白药d.信隆健康

十年复合年化收益率:  a.25.34%  b.27.47%  c.25.89%  d.3.90% 

十年平均ROE :  a.34.38%  b.32.12%  c.22.81%  d.3.77% 

由此可见:ROE越高,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就越高。

九、初筛“白马股”的条件具体是什么呢?

ROE连续7年大于等于15%           

操作——初选白马股

以2018年6月1号为时间节点,筛选白马股。

首先,在股票栏目下的筛选框输入条件:

2011年到2017年ROE大于等于15%, 2018年3月31日ROE大于等于3.75%,上市时间大于5年

为何要加上2018年3月31日ROE大于等于3.75%和上市时间大于5年呢?

因为在6月1日,2018年己经度过了一个季度,我们要把这一季度的业绩也考虑进去。而一年收益率大于等于15%,平均到每个季度就是15%/4=3.75%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过了两个季度,就是15%/4*2=7.5%

添加“上市时间大于5年”这个条件,则是因为有些公司在上市之前ROE成绩单也是很漂亮的,符合2011年到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大于等于15%这个条件,但是,上市时间还是太短了,公司业绩不够稳定,不建议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

按图索骥、寻找白马的第一条筛选条件就是:ROE连续7年大于等于15%

寻马神器——同花顺旗下的i问财。网址为——

大公司和小公司各自的利弊有哪些?

不说“没有好与坏,只有合适不合适”,虽然这句废话很正确。

好的坏的,都扔给你,你做主。

(一)进小公司,会变什么样

机会多,资源少,制度活,锻炼人;

但也有人治大于法治,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几年后,

你可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专家,或者是带团队的中层管理;

但也可能原地踏步,除了端茶倒水、打下手之外得不到什么锻炼。

(二)进大公司,会变什么样

制度全,做事稳,资源多,视野大;

但也有僵化、低效、难变革等问题。

几年后,

你可能成为精英,并且在公司内不断横向、纵向去寻找新的发展;

但也可能卡进一个非常窄的领域,当螺丝钉,直到公司不再需要这枚螺丝钉时,被一脚踢开。

(三)利弊都有,怎么选

这些利弊,并非一成不变。

小公司资源少,有时并非缺点,有限的资源能最大限度激发你的能力。

大公司制度完善,有时并非优点,制度可能变成消磨斗志的温床。

怎么选呢?去一个大公司接受专业的打磨, 或者在小公司找愿意带你的老板。

去大公司,你选的是大公司的平台,你愿意在这套体系下学习专业的做法,打下进步的根基。

去小公司,你选的是老板和团队,你认同这个老板,你相信跟着他有前途。

(四)其实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你共事的人

大公司,能打磨得出精英,也打磨得出混混。你的同事、你的前辈,是不是你所期待的榜样。他们都比你优秀,你将来也会很优秀。他们躺在制度上混日子,你以后也好不到哪里去。

小公司人治为主,老板赏识你,同事有人带你,三五年就独当一面。要是没人带,恐怕会落一个自生自灭、自怨自艾的下场。

所以,关键不是看大小,关键是要看将来要和你共事的人。

(五)有时候,与你同行的人,比目标更重要

如果说刚入职场,选行业是遇天时,选公司是找地利,人的因素还可以次要那么一点点。那么在你有些经验积累之后,想去跳槽换工作,人的因素则是需要非常慎重考虑的问题。

你可能正在目标明确地更进一步,那么你的想法,在老板的理念下行得通吗?

你可能发展进入瓶颈,需要寻找新方向,那么有没有一位前辈,你愿意跟随?有没有一批优秀的同事,你愿意共事?

做决定前,利用好那些层层面试,甚至创造机会多喝几杯咖啡,了解你将来的同事。

在对的团队里,你才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海尔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首先海尔集团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一般是镇办或者村办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区别于国企在于股东是村集体所有而不是国有。持有海尔集团股份的“集体”就是大山村。

这是最初的海尔集团股权所有制形式,当然仅靠集体所有制企业所能得到的 社会 资源和管理水平不一定能让我们看到今日的海尔!海尔的集体所有制大股东渐渐演变成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个中大山村是怎么让渡的本人不得而知,据本人猜测可能是张瑞敏到海尔之后的事情了。海尔电冰箱总厂的原址土地都是原大山村的,海尔集团以及张瑞敏本人即便现在都与大山村(原村早已拆迁)村委会关系密切!

原轻工业局等国有政府部门所持有的企业股份因为政企分开的国家政策全部改由新成立的国家部门“青岛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代持,也就是说海尔集团的大股东是国企,但大山村(现青岛大山实业总公司)仍然持有部分海尔集团的股权。

大约九十年代末,海尔集团搞了个内部员工持股会,类似现在的“某某控股公司”,当时 社会 反响很大,舆论认为海尔集团管理层可能会搞MBO,侵吞国有资产,后来这个持股会不了了之,但可能仍以某种形式存在!

综述:海尔集团(在此强调是整个海尔集团,不是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的所有制形式名义上仍是集体所有制,但国资是主体!记得大约02年左右张总在朱总理提出的高薪养廉政策时透漏自己的年薪才十几万,且没有公司股份,曾让本人万分感慨!

据个人的见解整理,欢迎斧正!不懂就喷者请绕行

海尔首先是个大品牌,也是中国最早进行全球化的中国品牌之一。其次,海尔是在管理和模式上,有着先进经验的品牌,比如工人每天赚多少,当天就能从终端设备上知道自己的收入,第三,海尔在营销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是中国率先全面采用网络媒体的公司,具有很大的反响。在我看来,海尔是不声不响的做巨人,他也应该是中国在全球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如果说谁能代表中国,我双手投海尔一票

你们回答的都没到点子上,人家问的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海尔首先不是民营企业,也就是说不是张瑞敏个人的企业,其次海尔也不是国营企业,他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现在最大的股权也是政府所有,听说是某人为了政治权益和zf交换的结果

海尔是什么样的企业我不知道,但是,我以前在青岛胶州海尔上班,厂子大部分是中专或大专学生,大部分是青岛或者周边市的在职大中专学生,临近毕业,职业学校是以学校实习的借口被安排到厂子里面的,并且,有的每天工作12到14个小时,一个月才3000多最多4000,估计学校和企业有利益关系,学校负责往厂子输送学生,企业估计以一个学生多少钱的介绍费给学校支付,双方都是互赢,职业学校得到中介费用,企业得到廉价的劳动力,甚至企业把学生工资发放都直接发给学校,有的学生一天工作13个小时左右,一月从学校才拿3000多,在不知道最后这个钱进入学校具体哪个人手中了,还是作为学校经费,而且,有的学校以压住学生毕业证为借口,让学生必须在厂子工作一年才能回学校拿到毕业证

穿着集体企业皮的民营企业,需要的时候是国有企业,不需要的时候是民营企业,集团是国有,内部已经被复杂的股权结构掩盖,可能没几个人看的懂,国有真正多少成分恐怕不多,但谁也不敢,内部员工持股没有经过批准,国有资产流失可是大事。

“海尔”品牌的公司主体实际是海尔集团公司,工商登记为股份制企业,根据青岛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2002年6月1日出具的说明, 认定海尔集团公司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成立初的企业性质

首先海尔集团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一般是镇办或者村办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区别于国企在于股东是村集体所有而不是国有。这是最初的海尔集团股权所有制形式,当然仅靠集体所有制企业所能得到的 社会 资源和管理水平不一定能让我们看到今日的海尔,海尔的集体所有制大股东渐渐演变成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润给他们退了股,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用企业的利润退股其实是不对的,那应该是股东的分红,但合作社上面有一个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也就是手工业联社,联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费倒过来给股东,就算作退股,等于是一种回购。

从 历史 上看,海尔在青岛一直隶属于二轻联社,“从娘胎里头就是这样”。在1993年青岛海尔的上市报告中,对它的初始资本说得非常清楚。张瑞敏亲自看过50年代股东入股的原始凭据,有人出钱,有人以生产资料作价,几百元、几十元的都有,本来就是几个人凑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国家赎买之后,企业属于集体公有,主导产品是一种家庭用的电葫芦(吹风机),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直到张瑞敏进入,转产冰箱,二轻联社用自身积累的利润在此时投入200余万,上市的时候又把这一投资作为法人股权。

“海尔”身份的官方定义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 张瑞敏说: “海尔不存在像有些媒体所说的,原来是国有企业,现在又变成集体企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这些人等于对中国企业的性质根本就不了解。过去集体企业千方百计想成为国有企业,但成不了,国家不让你成。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在哪里呢?政府对集体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与此同时也不提供资金援助,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自行筹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家,集体企业的利润可以留下来再发展、再投资。

当然,在海尔的发展过程中,享受到了许多“国企待遇”,譬如以划拨形式兼并国企,获得技改贴息政策等。海尔“沾上”国有企业的边为其发展带来能够享受到的好处,其实也毋庸否认。例如,青岛市本着引导优良资产、优势资源向优秀经营者集聚的想法,20世纪80年代末把红星洗衣机、得贝冰柜、青空空调划给海尔,这些都为张瑞敏搭起更大的舞台,也将海尔推上新的台阶。

“海尔”和青岛国资的关系

在青岛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实施监管的27家市直企业名单中,海尔集团公司会赫然在列。问题显然出在国资委一方,青岛市国资委有关人士曾表示:”青岛国资委刚刚成立,将资产总额在2亿元以上、净资产达到5000万元的国有(集体)企业都列入首批监管名单”,其实这个括弧是后加上去的,而且青岛市国资委在舆论上出现对它监管越位的质疑后,又重新确认了海尔只是个集体企业。

政府根本就不是海尔的投资方,集体企业的性质,也决定了政府不能任意无偿调拨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劳动力、产品和资金。

因此,海尔集团( 在此强调是整个海尔集团,不是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 是集体所有制的股份制企业。

一个发工资还要打折的企业,一个对外宣传有多盈利,对内工资都发不下来的企业,一个好几年不涨工资的企业,一个通过扣年终奖分摊到月工资然后美其名曰涨工资了的企业,毕竟国家不强求发年终奖,钻空子,一个存在很多不耻行为的企业,一个全中国都没有这么不要脸的企业!

记得家里最早的洗衣机就是海尔的,当时海尔还送了一个钥匙扣,那个蓝底塑料牌牌上还写着:服务真诚到永远。加上小时候老师讲的海尔的发展史,对质量的控制,堪称国内典范。对这国产家电企业满满的自豪感。可是感觉现在海尔变了,我装修房子的时候奔着海尔去的。订的整体厨房,什么欧派,志邦直接没考虑,因为就想着电器可靠点。可是这个厨房安了半年才安完,中间约了无数次,都是我主动联系,完全和大爷一样。到后来发现燃气灶和油烟机都不是我当时订的。然后又换的,门安的关不严。幸亏当时老妈已经退休,还算有时间,可是每次联系等待是最可恨的。有的朋友会说为什么不退,可是当时签的合同里面没这一条,说具体什么时候安完。我打了无数客服电话,还打了海尔总裁办的电话,可都是返回处理,还是面对经销商。对经销商没有任何约束力。每次都是打太极。到后来订的欧派的衣柜,因为吃了一次海尔的亏,对合同比较上心,结果人家合同的细则什么的都特别清楚,还包括如果在规定时间因他们的原因安不上,赔偿责任也写的很清楚,有些添加的细则要求也都添上盖章,完美结束。至此都不再用海尔的任何产品,包括装修完买家电,没有一个海尔的。反正周围问我家电我都不推荐海尔,也不硬劝,实话实说,如果还认为可以买,我也不阻止。因为我觉得及时我不说,别人遇到了也会慢慢消耗掉对海尔的信任吧,反正我是改了。山东济宁兖州,不吹不黑。对海尔很失望。

海尔集团的经济性质是旧体制下的二轻集体,城市二轻系统的工商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虽然也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两种实现形式,但国家没有投资,而是通过政治运动把它们变成“二全民”。在所有制结构上,产权清晰的手工业合作社被改造成“财产归大堆”的“二国营”,私营经济被限制,实际上是被取消,结果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背离了我国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润给他们退了股,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用企业的利润退股其实是不对的,那应该是股东的分红,但合作社上面有一个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也就是手工业联社,联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费倒过来给股东,就算作退股,等于是一种回购。

从 历史 上看,海尔在青岛一直隶属于二轻联社,“从娘胎里头就是这样”。在1993年青岛海尔的上市报告中,对它的初始资本说得非常清楚。张瑞敏亲自看过50年代股东入股的原始凭据,有人出钱,有人以生产资料作价,几百元、几十元的都有,本来就是几个人凑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国家赎买之后,企业属于集体公有,主导产品是一种家庭用的电葫芦(吹风机),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直到张瑞敏进入,转产冰箱,二轻联社用自身积累的利润在此时投入200余万,上市的时候又把这一投资作为法人股权。

张瑞敏上冰箱的时候,1700多万投资,全部是从银行贷的款。其实二轻联社给的200万还不是上项目的钱,是用于搞技术开发一类的事,也不是一次到账,而是一点一点拨给的。200万够干什么呢?就是买了一些试验仪器,做了几个样机,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成果。当时谁也不当回事,但上市之后,二轻联社发现自己的股份越来越值钱,不仅每年从海尔这里都得到分红,而且,现在要是出手的话,就发大财了。2004年12月,海尔在20周年纪念会上启动新标识,二轻联社主任还作为上市公司股东代表上台一起参与。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张瑞敏说:“海尔不存在像有些媒体所说的,原来是国有企业,现在又变成集体企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这些人等于对中国企业的性质根本就不了解。过去集体企业千方百计想成为国有企业,但成不了,国家不让你成。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在哪里呢?政府对集体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与此同时也不提供资金援助,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自行筹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家,集体企业的利润可以留下来再发展、再投资。

1984年海尔开始创业的时候,员工非常羡慕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很多优惠政策海尔得不到,很多员工说,我们不得“天时”;工厂是在平了一片坟地的基础上建起来的,离火葬场很近,当时员工上班没活干,有的员工看着火葬场的大烟筒说:我们这个厂是火葬场的八车间,言外之意,这个厂早晚要完蛋,年年亏损,不得“地利”;1984年上半年,厂里还有800多名员工,到了下半年,剩下不到700人,有100多人写了请调信调走,人心涣散,不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样样皆空,很多员工对企业丧失信心。

海尔在80年代的时候,企业里只有3个电大毕业生,那时大学毕业生都想到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工作,集体所有制企业一个也招不进来。实际上,连张瑞敏都是被迫赴任的,因为连换三任厂长企业不见丝毫起色,张作为青岛市家电公司副经理责无旁贷。而他拉时为家电公司普通干部的杨绵绵一起创业,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觉得她和别人不同,在她的同龄人上班时间买菜、织毛衣、洗衣服的时候,她在认真地读书学习。这就是海尔的原始起点,中国一流的跨国公司原来脱胎于一个风雨飘摇的集体所有制的小企业。

海尔后来发展大了,人们自然地把它当作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搞国企改革的成就展要海尔参加,海尔说自己不符合标准,有关部门会说你不用太在意这个,不是因为你是国有企业才让你参加,你做大了不参加,会显得不好看。有时地方统计国有企业数据也会把海尔统计进去,因为缺少这一块的话就显得太小。这种状况可能导致海尔这家集体企业染上了非常浓厚的政府色彩。事虽如此,张瑞敏说:“海尔的性质清楚到不能再清楚了。来龙去脉都很清楚。所以我们就没有对有关争论作什么回答。也许有的人就是别有用心。他们很清楚这段 历史 ,故意地这么来说。然后你再去一争辩,就变成一种炒作了。所以随便他们去说吧。”

当然,在海尔的发展过程中,享受到了许多“国企待遇”,譬如以划拨形式兼并国企,获得技改贴息政策等。海尔“沾上”国有企业的边为其发展带来能够享受到的好处,其实也毋庸否认。例如,青岛市本着引导优良资产、优势资源向优秀经营者集聚的想法,20世纪80年代末把红星洗衣机、得贝冰柜、青空空调划给海尔,这些都为张瑞敏搭起更大的舞台,也将海尔推上新的台阶。但是,政府把很多国有资产并给海尔,难道只是海尔搭政府的便车,没有政府搭海尔的便车之嫌吗?而且,如同经济学家夏业良所说,“要死的孩子别人救活了,已经是人家的了,就别舍不得”,不能因此模糊海尔的身份。

民企吧,但是里面太剥削人了,刚面试回来,周六必须上班,还必须说自愿加班,绩效考核都不能你说怎么考核,能拿到全薪的人不多。表面上公司很大,内部却不怎么样。公司不能给员工提供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员工怎么可能给你好好的工作!

海尔集团是国有企业吗?

海尔集团是国企还是私企? 20分

中外合资的,外方是德国海尔集团,国有企业转型的合资企业。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润给他们退了股,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用企业的利润退股其实是不对的,那应该是股东的分红,但合作社上面有一个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也就是手工业联社,联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费倒过来给股东,就算作退股,等丹是一种回购。

从历史上看,海尔在青岛一直隶属于二轻联社,“从娘胎里头就是这样”。在1993年青岛海尔的上市报告中,对它的初始资本说得非常清楚。

张瑞敏亲自看过50年代股东入股的原始凭据,有人出钱,有人以生产资料作价,几百元、几十元的都有,本来就是几个人凑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国家赎买之后,企业属于集体公有,主导产品是一种家庭用的电葫芦(吹风机),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直到张瑞敏进入,转产冰箱,二轻联社用自身积累的利润在此时投入200余万,上市的时候又把这一投资作为法人股权。

张瑞敏上冰箱的时候,1700多万投资,全部是从银行贷的款。其实二轻联社给的200万还不是上项目的钱,是用于搞技术开发一类的事,也不是一次到账,而是一点一点拨给的。200万够干什么呢?就是买了一些试验仪器,做了几个样机,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成果。当时谁也不当回事,但上市之后,二轻联社发现自己的股份越来越值钱,不仅每年从海尔这里都得到分红,而且,现在要是出手的话,就发大财了。2004年12月,海尔在20周年纪念会上启动新标识,二轻联社主任还作为上市公司股东代表上台一起参与。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张瑞敏说:“海尔不存在像有些媒体所说的,原来是国有企业,现在又变成集体企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这些人等于对中国企业的性质根本就不了解。过去集体企业千方百计想成为国有企业,但成不了,国家不让你成。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在哪里呢? *** 对集体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与此同时也不提供资金援助,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自行筹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家,集体企业的利润可以留下来再发展、再投资。

海尔公司是国有企业吗

看上去算是国企,其实不是 海尔集团的经济性质是旧体制下的二轻集体,城市二轻系统的工商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虽然也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两种实现形式,但国家没有投资,而是通过政治运动把它们变成“二全民”。在所有制结构上,产权清晰的手工业合作社被改造成“财产归大堆”的“二国营”,私营经济被限制,实际上是被取消,结果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背离了我国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润给他们退了股,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用企业的利润退股其实是不对的,那应该是股东的分红,但合作社上面有一个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也就是手工业联社,联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费倒过来给股东,就算作退股,等于是一种回购。 从历史上看,海尔在青岛一直隶属于二轻联社,“从娘胎里头就是这样”。在1993年青岛海尔的上市报告中,对它的初始资本说得非常清楚。张瑞敏亲自看过50年代股东入股的原始凭据,有人出钱,有人以生产资料作价,几百元、几十元的都有,本来就是几个人凑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国家赎买之后,企业属于集体公有,主导产品是一种家庭用的电葫芦(吹风机),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直到张瑞敏进入,转产冰箱,二轻联社用自身积累的利润在此时投入200余万,上市的时候又把这一投资作为法人股权。 张瑞敏上冰箱的时候,1700多万投资,全部是从银行贷的款。其实二轻联社给的200万还不是上项目的钱,是用于搞技术开发一类的事,也不是一次到账,而是一点一点拨给的。200万够干什么呢?就是买了一些试验仪器,做了几个样机,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成果。当时谁也不当回事,但上市之后,二轻联社发现自己的股份越来越值钱,不仅每年从海尔这里都得到分红,而且,现在要是出手的话,就发大财了。2004年12月,海尔在20周年纪念会上启动新标识,二轻联社主任还作为上市公司股东代表上台一起参与。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张瑞敏说:“海尔不存在像有些媒体所说的,原来是国有企业,现在又变成集体企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这些人等于对中国企业的性质根本就不了解。过去集体企业千方百计想成为国有企业,但成不了,国家不让你成。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在哪里呢? *** 对集体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与此同时也不提供资金援助,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自行筹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家,集体企业的利润可以留下来再发展、再投资。 1984年海尔开始创业的时候,员工非常羡慕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很多优惠政策海尔得不到,很多员工说,我们不得“天时”;工厂是在平了一片坟地的基础上建起来的,离火葬场很近,当时员工上班没活干,有的员工看着火葬场的大烟筒说:我们这个厂是火葬场的八车间,言外之意,这个厂早晚要完蛋,年年亏损,不得“地利”;1984年上半年,厂里还有800多名员工,到了下半年,剩下不到700人,有100多人写了请调信调走,人心涣散,不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样样皆空,很多员工对企业丧失信心。 海尔在80年代的时候,企业里只有3个电大毕业生,那时大学毕业生都想到 *** 部门、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工作,集体所有制企业一个也招不进来。实际上,连张瑞敏都是被迫赴任的,因为连换三任厂长企业不见丝毫起色,张作为青岛市家电公司副经理责无旁贷。而他拉时为家电公司普通干部的杨绵绵一起创业,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觉得她和别人不同,在她的同龄......

海尔到底是国企还是私企

中外合资的,外方是德国海尔集团,国有企业转型的合资企业。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润给他们退了股,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用企业的利润退股其实是不对的,那应该是股东的分红,但合作社上面有一个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也就是手工业联社,联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费倒过来给股东,就算作退股,等于是一种回购。

从历史上看,海尔在青岛一直隶属于二轻联社,“从娘胎里头就是这样”。在1993年青岛海尔的上市报告中,对它的初始资本说得非常清楚。

张瑞敏亲自看过50年代股东入股的原始凭据,有人出钱,有人以生产资料作价,几百元、几十元的都有,本来就是几个人凑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国家赎买之后,企业属于集体公有,主导产品是一种家庭用的电葫芦(吹风机),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直到张瑞敏进入,转产冰箱,二轻联社用自身积累的利润在此时投入200余万,上市的时候又把这一投资作为法人股权。

张瑞敏上冰箱的时候,1700多万投资,全部是从银行贷的款。其实二轻联社给的200万还不是上项目的钱,是用于搞技术开发一类的事,也不是一次到账,而是一点一点拨给的。200万够干什么呢?就是买了一些试验仪器,做了几个样机,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成果。当时谁也不当回事,但上市之后,二轻联社发现自己的股份越来越值钱,不仅每年从海尔这里都得到分红,而且,现在要是出手的话,就发大财了。2004年12月,海尔在20周年纪念会上启动新标识,二轻联社主任还作为上市公司股东代表上台一起参与。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张瑞敏说:“海尔不存在像有些媒体所说的,原来是国有企业,现在又变成集体企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这些人等于对中国企业的性质根本就不了解。过去集体企业千方百计想成为国有企业,但成不了,国家不让你成。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在哪里呢? *** 对集体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与此同时也不提供资金援助,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自行筹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家,集体企业的利润可以留下来再发展、再投资。

海尔集团 属于“私营民营”还是“国有企业”还是“国内上市公司”

国内上市公司

青岛海尔是国企吗

怎么说呢,不是纯国企了,是混合制,你去应聘就能感受到那种感觉了,不同的部门可能隶属的编制不同,所属的企业性质也不同,因为海尔分很多很多团队,都是不一样的,很麻烦,你去什常部门享受什么编制什么性质最好问清楚

海尔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

民企 -- 我假装无所谓,告诉我自己,我那么的坚强,我可以承受一切的。可是,当我被遗忘在角落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输不起,我会害怕。

海尔集团公司是外资还是中国民营企业?

海尔创业时是集体企业,只不过后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 *** 都给予了海尔以“国有企业般的”大力扶持。时至今日,却很难界定海尔集团的资产中有多少是国有血统,多少是集体色彩。

“加强监管有好处,因为海尔的股权还很不明晰。”海尔前某高管说,“不管海尔的管理层怎么持股,海尔集团的资产都不是个人的。”

据这位人士介绍,当年中国的冰箱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海尔如果当时不是挂在二轻局下面,它连一开始的冰箱生产许可证都拿不到。

这位人士还透露,当年建设海尔工业园时,有外国公司想来办合资企业,因此也想弄清楚海尔的股权结构。

“我对他们说,不用股权证明,比如,海尔占30%股权,外资占70%股权, *** 盖个章,就有效了,海尔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证。”

而事实上,青岛市对海尔等几家大企业的土地基本上都无偿划拨。比如,海尔在黄岛工业园的那块地就未花分文, *** 甚至还让原来在那里的一个小工厂挪了地方。

作为海尔的“同城兄弟”,海信也曾同样得到过 *** 土地的无偿划拨。记者了解到,海信通过接管原青岛机械电子局的下属企业,安置好这些企业的职工后,就得到了大量的廉价土地。目前,海信已成为青岛市第一大房地产商。

同样的情况在海尔身上也出现过。在海尔发展过程中,曾经兼并或者通过 *** 指令划拨得到了许多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土地也成为海尔资产的一部分。近年来,青岛市土地价格飞涨,以此获得的土地价值难以估量。海尔由此增加的资产数量,应以怎样的口径计算国有成分,成了一个难题。

至于银行贷款,民营企业必须抵押才能贷款,而海尔以信誉就能贷款。它享受了只有国有企业才能享受的待遇。

在报关程序上,青岛市海尔这样的大企业可以先出口再报关,民营企业就很难这样了。 *** 给予海尔的支持包括贷款、税收、土地的优惠政策等等。

“所以,海尔‘挂上’国有企业的牌子,是有好处的。”这位海尔前高管如是说。

海尔属于什么企业类型 5分 海尔 现在到底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在中国和世界?谢谢解答! 40分

民营企业对外宣传是这样的!但是 *** 人已经在里面了属国营企业了!

因为它已经是中国 *** 对外宣传的一面镜子了。

他对世界当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个不是一下能说的清楚的。

海尔是上市公司吗

是啊,呵呵,上海上市,代码:600690

记得前年去山东的一家证券公阀面试,问的问题是:海尔的股票代码是都少?当时就傻了,2000多只股票呢,呵呵

浙江天时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怎么样?

先不予置评,大家请看:

浙江天时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19年招聘该公司下属企业贝宁中心总经理,我在国外,经过首次视频面试,公司人力说老板还是比较看重我的,还承诺公司给报销机票,我跟人力确认好日期过后订好机票,第二天人力通知改日期,因为改票费非常贵原先买的机票只能退掉重买。

由于我回国到上海的航班晚点了,高铁票改了两次作废,好不容易坐上了末班高铁,凌晨1点才差不多住进宾馆,18个小时的航班、转机、机场大巴、高铁、出租车,各种疲惫。

第二天面试,老板有点不耐烦,后来人力说,老板已经有相中的人,是他老朋友给推荐的,属于关系户。我琢磨着这事可能没戏了,就把往返路费发票留给了人力。人力承诺报销路费和退票费,因为的确是他们没沟通好导致的退票。谁知道等了差不多四个月,人力说公司不给报销,只同意出1000块补贴费,人力表示,当初承诺过,所以他个人给我多转了1000块钱红包稍作补偿。我说是公司的问题,哪能让个人承担,就把1000块钱给他退回去了。人力说,幸亏我没去公司,新来的入聘者不开心,而人力也说自己也已经离职不干。

这世界怎么有这么不讲信用的公司:首先他们承诺报销机票,最后出尔反尔;他们确认好航班时间,我买票后又改时间,最后他们朝令夕改出尔反尔的成本全部我来承担;其次,他们既然有适合人选,就不要让我往返两万公里来回折腾,出国的朋友知道倒时差差不多就要一周才能恢复元气,非常难受的;还有,稍微注重往来礼仪的公司对于远途宾客都会安排接送住宿,而我跨越两大洋三大洲地倒腾,他们什么也不管,我自己网上订的宾馆、网上查的地图、网上订的机票、网上订的高铁。他们公司位置还有点偏,在胡同夹角里面,打车好不容易找到公司。

总共算下来:我国外请假一周扣工资一万多,来回机票5千多,退票费1500多,各种短途交通还有高铁费用大概千把块,宾馆一千多,加起来差不多两万块钱的面试成本,我自己负担倒是小事,但是天时国际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作风,让人深深遗憾,最终也会使他们丧失信誉。

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该公司没有基本的诚信,出尔反尔;该公司在待人接物上很是欠缺,根本不为跨越重洋回国应聘的同胞作基本的考虑,也没有一点人性的关怀。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