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科技生活

cbinsights是什么的简单介绍

admin2023-01-12科技生活107

cb insights,cb什么意思

CB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的缩写,其网络通俗谐音是“存吧”,意为存储银行。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但是香港的几家发钞行仍然是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放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

马斯克的“商业帝国”|CB Insights深度报告

毫无疑问,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有很多头衔,比如 PayPal 的联合创始人、特斯拉和 SpaceX 的首席执行官等等。

殖民火星、将成为人工智能“宠物”的未来人类等,这些不同寻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仅为他带来了声誉和财富,也招来了不少非议和审查。

虽然马斯克大多是从颠覆现有技术的角度出发,但他的商业帝国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重要行业甚至全球性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 八个领域 解析马斯克的商业帝国,以及它们将如何颠覆这些行业并改变世界:

虽然过去一直遭受着无法满足生产目标的困扰,特斯拉(Tesla)在新冠疫情期间没有放慢脚步。尽管在这次疫情危机中一些工厂被迫关闭,但整体上仍保持盈利。

同时,特斯拉正在迅速扩张,预计将在美国和德国增建两家新工厂;其股价也翻了两倍,一度成为市值最高的 汽车 制造商之一。

特斯拉的使命

特斯拉成立于 2003 年,是马斯克继 PayPal 之后的第二个创业项目,也是他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

特斯拉成立之初便设想了 自动驾驶 汽车 的未来 :大多数人将乘坐自动驾驶的特斯拉出行,而且车主还能将爱车出租赚钱。

但产能问题始终困扰着它,由此引发的延迟交货也曾一度让很多股东担忧。特斯拉的大肆宣传使其成为做空者眼中的诱人目标,但至少在 2020 年,特斯拉的表现让做空者损失惨重,各家空头总亏损超过 200 亿美元。

从各国政策走向角度看,期望电动 汽车 成为主流是有道理的。英国和法国已经决定从 2040 年禁止柴油和汽油车销售。作为最大的 汽车 市场,中国也表示,到 2025 年,20% 的车辆应使用某些替代燃料。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各大传统车企也在推动电动 汽车 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按这种节奏发展,在电动车市场独占鳌头,似乎就意味着最终将领跑整个 汽车 行业。

特斯拉的 历史 和承诺

严格来讲,Model 3 是特斯拉第一辆面向大众市场的量产车,于 2020 年 3 月正式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电动 汽车 。但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

2016 年 3 月,特斯拉官宣 Model 3。48 小时内,该车订单达到近 25 万笔,总计潜在销售额超过 100 亿美元。

可是产能和交付问题一直困扰着这家公司。

马斯克当时承诺,在 2017 年第三季度生产 1500 辆 Model 3,到 12 月每月生产 2 万辆。但实际上,在第三季度只完成了 260 辆的生产。此后,Model 3 的产能问题一直延续到了 2018 年,并终于在当年 6 月的最后一周达到了每周 5000 辆的目标。

为了解决产能瓶颈问题,马斯克也付出了不少努力:2 周内完成临时帐篷的搭建来容纳新的总装生产线;他本人更是 24 小时留在工厂亲自监督,每周工作时长达 120 小时。

此后特斯拉产能开始逐步增加,2020 年第二季度交付了 9 万多辆车。至于其目标,是到年底时交付 50 万辆。

特斯拉的另一个特色是其自动驾驶技术 Autopilot,每辆车配有 8 个外部摄像头,12 个超声传感器和一个雷达,用于生成周围环境模型。这些模型会上传到特斯拉服务器,工程师会研究这些数据,并与其他特斯拉上的数百万小时环境素材进行比较。

目前四种特斯拉车型使用的都是辅助驾驶功能,可以实现自动跟车、泊车和远程召唤等功能。但马斯克最初声称的“完全无人驾驶”尚未实现,不仅技术上还不成熟,有关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法规的批准仍然是障碍。

特斯拉最近的成功

特斯拉最近几个月取得了许多进展:

但是, 质疑人士对其最近几个季度利润的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还有一些分析师觉得该公司估值过高。 同时,在美国购买特斯拉电动 汽车 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到期,这可能会导致买家需求下降。

马斯克认为,如果人类始终只是单行星物种,那么走向灭绝会是必然结果。所以,我们对地球以外地区的 探索 越多,在面对超人类 AI 或地球自然资源枯竭等威胁时,就越游刃有余。

于是, 2002 年马斯克创立了 SpaceX,其目标是使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 。SpaceX 网站上写着马斯克的一段话:“清晨醒来,相信未来是美好的——这就是航天文明的全部意义。”

2020 年夏天,SpaceX 成为第一家将两名 NASA 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并返回的商业公司。该任务也是自 2011 年 NASA 结束其航天飞机计划以来, 首次从美国本土完成的载人航天 。

目前的技术

高昂的发射费用让人们对太空旅行望而却步。但是 随着商业火箭技术的发展,其发射成本在过去十年下降了 20 倍 。

造成高昂成本的技术原因有很多,包括建造一次性火箭的资金要求、低容错性、高系统的复杂性等等。对于马斯克来说,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是太空旅行的关键。NASA 的航天飞机也是出于类似的想法设计的,但由于消耗性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和主燃油箱的价格增加了成本,最终导致该计划未能实现其预期价值。

SpaceX 的猎鹰火箭(Falcon)是一支奇兵。 其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将飞船升空的成本降低了五倍 。2020 年 8 月,SpaceX 庆祝了其第 100 枚火箭的发射,同时也是单个轨道火箭重复使用 6 次的新里程碑。

从长远来看,马斯克希望 SpaceX 在 2050 年之前将 100 万人送上火星,而这需要将猎鹰的每吨入轨成本降低 1000 倍以上,才可以维持一个能够自我运转的火星城市。

SpaceX 的火星梦

从经济上考虑,要降低成本,使商业星际太空旅行成为现实,仅有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还远远不够,还需要:

SpaceX 运载工具使用甲烷和氧气的混合物 Methalox。为了生产甲烷,SpaceX 将从火星的大气中收集二氧化碳(大气中 96% 是二氧化碳),并从地表开采水。这种方式有望生产回程所需要的燃料。

这个想法的主角,将不是目前的 Falcon 火箭加龙飞船组合,取而代之的是 SpaceX 正在开发 Starship(“星际飞船”,以前称为 Big Falcon Rocket)。8 月初,其原型飞船首次成功发射了 500 英尺。

雄心勃勃的“星际飞船”有 400 英尺高,30 英尺宽,由 37 台 Raptor 发动机推动,一次最多可运送 100 人。

下一步是什么

在 SpaceX 将任何人带上火星之前,它首先计划将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带往月球旅行。

2018 年 9 月,马斯克宣布,这位亿万富翁及其 6 至 8 位客人将成为自 1972 年阿波罗 17 号宇航员以来第一批近距离观察月球的人类。项目最初定于 2019 年启动,后来 SpaceX 将其推迟到(最早) 2023 年,目前专注于发展更强大的 Starship 和卫星互联网服务。

就马斯克的创新而言,通常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找到一个因技术落后而失败的旧想法,然后用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师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也是马斯克和 SpaceX 探索 价值万亿美元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套路:为传统宽带技术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提供高速网络服务。

SpaceX 雄心勃勃的百亿美元 Starlink 项目并非为所有人提供高速互联网,而是针对传统网络无法覆盖的人群。 马斯克自己也曾明确表示,他们的目标客户与传统电信与运营商不一样,不会对它们构成威胁。

卫星互联网的 历史

用卫星部署互联网服务的想法并没有很“创新”,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至今,曾有铱星、Teledesic、Globalstar 和 OneWeb 等公司涉足其中,但没有一家能坚持下去。

Starlink 与它们相比,具备一些重要优势:

2018 年,SpaceX 获得了 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批准,可发射多达 11943 颗宽带卫星。几个月后,SpaceX 首次将二手火箭送入太空,之后 SpaceX 将一颗卫星的发射成本降低到了约 6200 万美元,而竞争对手的价格则高达 1.65 亿美元。SpaceX 重复利用的火箭技术可以进一步改良,将成本压缩到 3000 万美元以下。

截至 2020 年 8 月,Starlink 已部署了近 600 颗卫星(预计要 800 颗卫星才能让互联网服务开始工作)。 该公司计划在 2020 年底之前在北美提供服务,2021 年扩大到接近全球的覆盖范围。

下一步是什么

SpaceX 仍然面临两个挑战:

此外,该行业竞争也在加剧。据传苹果公司也在组建一个卫星互联网团队,而亚马逊的 Kuiper 卫星项目最近也获得了 FCC 批准。

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是马斯克的追求之一。

他最初在 2004 年向亲戚提出了成立 SolarCity 公司的概念。这是他希望太阳能成为主流技术的第一次尝试,当时市场正处于 2000 年初的“太阳能淘金热”中。

因为遭遇了重大财务问题,SolarCity 在某种意义上失败了。虽然它一度成为美国最大的住宅太阳能供应商,并被特斯拉以 26 亿美元收购,但这次有争议的收购,引发了特斯拉股东的不满和起诉,而且目前这起诉讼仍悬而未决。

SolarCity 的 历史

SolarCity 面临的是新能源领域的“最后一英里”挑战,即真正实现太阳能的普及和主流化。

虽然到 2013 年,它已成为美国住宅建筑中太阳能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但是它的关键创新不是技术层面,而是在金融层面。

在 SolarCity 出现之前,安装太阳能屋顶的费用在 3 万到 5 万美元之间。SolarCity 率先提出了“太阳能租赁”策略,允许房主免费安装屋顶并逐步偿还安装成本。

2014 年 2 月是 SolarCity 的市值巅峰,但随后其合同取消率很快飙升至 45% 以上。一些批评者指出,SolarCity 的销售策略是罪魁祸首。该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大肆渲染节省的费用来推广预定和安装,但当真正需要交费的时候,客户就意识到自己节省的钱并没有达到他们所承诺的那么多,便立即取消了安装。

当时,SolarCity 的销售团队每周都新增数百人,他们在提成的激励下签下一笔笔订单,但公司的营收却没有增长。

两年后,错误的运营方式让 SolarCity 的股价下跌了三分之一。这时,马斯克提议特斯拉收购 SolarCity。交易获批后,特斯拉将 SolarCity 的业务整合到了 Solar Roof(太阳能屋顶)产品线中,扩大了特斯拉提供新能源的能力。

特斯拉的太阳能屋顶

但 Solar Roof 的进展缓慢,2017 年 5 月完成了第一批预定,2018 年春季才有第一批非员工安装。一个典型的美国独立屋,算上美国政府的税收抵免,覆盖 2000 平方英尺屋顶的成本约为 5 万美元,其中 40% 是太阳能板。

理论上,如果天气晴朗,这些太阳能电池生产的电不仅可以供应整户人家的使用,还可以卖给当地电力公司。

尽管这项技术是有前途的,但特斯拉仍无法打开市场。到 2018 年 5 月,特斯拉仅完成了 12 个屋顶的安装。2019 年 10 月,特斯拉推出了屋顶的第三次迭代,该公司声称这将更便宜且更容易安装。

马斯克还表示,2020 年第二季度的业务范围已经从 8 个州拓展到 25 个,太阳能屋顶安装量也比上个季度增加了两倍。此外,他还表示要在 2020 年底扩展到国际市场,但目前尚未有任何举动。

障碍还在继续

特斯拉还因 SolarCity 面临法律纠纷。2019 年 8 月,沃尔玛在其 7 家门店的太阳能电池板着火后起诉特斯拉,但几个月后迅速达成和解。

收购 SolarCity 之后,特斯拉还陷入了股东提起的重大诉讼中。特斯拉股东称,马斯克错误地陈述了 SolarCity 当时的金融状况,26 亿美元的收购实际上是援助这家企业。但实际上,马斯克在证词中表示,他将所有 SolarCity 员工调去生产 Model 3,进一步损害了 SolarCity 复兴的机会。

特斯拉其他高管在 2020 年 1 月以 6000 万美元和解,但马斯克仍然是该案的唯一被告,并将于明年 3 月开庭。

用真空管道运输是一个世纪以前就诞生的想法,但直到 2012 年,人们才开始慢慢受到马斯克的影响、改变想法。

马斯克于 2012 年首次公开谈论 Hyperloop。

在白皮书中,他表示要与 SpaceX 和特斯拉团队合作,测试该想法的可行性并了解其经济性。

他们设想了一种“胶囊舱”式容器,可以在 2 分半钟内行驶 30 英里,将 6 个小时的行程缩短到 30 分钟,而且只需花费约 20 美元就能维系收支平衡。这是 Hyperloop 商业运输模式的雏形。 它比任何传统运输方式都要快,是日本新磁悬浮列车时速的两倍。

哪些行业会受到影响

Hyperloop 可能会对几个不同的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 7600 亿美元市场规模的航空业。除了不能跨越大海,Hyperloop 可以比飞机更快、更便宜地运送乘客,这种速度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一个人可以在纽约曼哈顿上班,却住在 6 小时车程以外的乡村,因为用 Hyperloop 通勤只需要 30 分钟。

它也可以彻底改变货运规则。美国近一半的进口货物途经洛杉矶和长滩的港口,有 1.4 万名卡车司机负责将货物运送到南加州的仓库和铁路货场,每天运送的集装箱就有 1.1 万个,每年燃烧约 6800 万加仑燃料。

虽然我们仍然需要卡车来解决“最后一英里”的运送,但类似 Hyperloop 的系统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运送货物。

谁在开发 Hyperloop

马斯克虽然提出了这一想法,但目前他没做出太多努力,一些其他公司取得了一些进展:

美国运输部于今年 7 月发布了有关 Hyperloop 的技术指南,并成为了第一个这样做的政府机构,这在该行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框架将 Hyperloop 提案置于联邦铁路管理局的管辖之下,使未来的项目有资格获得铁路建设拨款。

但是对 Hyperloop 技术的批评者则表示,该项目面临跟高铁类似的通行权获取困难和高昂的建设成本,而且所需的隧道挖掘技术还未成熟。而这一点,马斯克也心知肚明。

2016 年 12 月,马斯克在推特上抱怨了洛杉矶糟糕的交通状况,同时表示自己要造一个隧道挖掘机来改善这种状况。

由此诞生了 Boring Company。Boring 在英文中既有挖掘,也有无聊的意思,因此又被称为“无聊公司”。 该公司的目标是“建设安全、易于挖掘且低成本的隧道,以用于通勤、公共事业和货运”。

现有技术

现有隧道技术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挖掘一英里隧道的成本通常在 1 亿到 10 亿美元之间。而无聊公司则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将成本降到每英里 1000 万美元。

降低成本的方式可归结为两点:尺寸和挖掘速度。隧道的成本与隧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隧道越宽,成本越高;挖掘速度越慢,成本越高。

无聊公司打算建造仅 14 英尺宽(目前主流隧道宽度的一半)、横截面积只有四分之一的隧道,由此可以节省数千万美元。普通挖掘机通常要用 8 到 12 周才能挖掘 1 英里,无聊公司的目标是每周挖掘 1 英里,效率提升 8 倍以上。

他们最初的想法是以 150 英里/小时的速度用电动滑板运输车辆,但马斯克在 2019 年中 表示这一想法已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自行开车通过隧道的方式,一些人认为这破坏了最初的革命性公共交通理念。

此外,马斯克还希望用挖掘出来的废料制成廉价砖块,以每块 10 美分的价格出售,或对政府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免费,这可以促进废物利用,符合环境保护的理念。

无聊公司在做什么

目前,无聊公司有四个完成度各不相同的项目。

第一个是专门为研发而建造的测试隧道: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 SpaceX 公司附近,已于 2018 年 12 月完工。

第二个项目是首个商业合同:为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打造一个 0.8 英里的环路,可用改装版特斯拉运输与会人员和游客。它有望将使步行 20 分钟的路程缩短为 1 分钟。该项目预计于 2021 年 1 月完工并对公众开放。

无聊公司还计划覆盖拉斯维加斯更多地区和设施,包括机场、 体育 场和市中心,甚至一路延伸到洛杉矶。

但自合同获批以来,这个耗资 5000 万美元的项目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初可容纳 16 人的有轨电车设计, 到 2020 年 7 月的最新渲染图改成了 Model 3 轿车,大约可容纳 5 人。

另一个项目也面临挑战。该公司 2018 年宣布了一个名为 Dugout Loop 的项目,旨在用不到 4 分钟的时间将乘客从东好莱坞运送到 Dodger 体育 场。但是,该项目仍在洛杉矶市工程局的审查中。

2018 年,无聊公司被选中建造芝加哥高铁,此前马斯克承诺可以建造一个 18 英里的环路,只用他自己的 10 亿美元,不需要公共补贴。目前,该项目已经搁浅,无法在无聊公司的网站上找到。最后一个项目是连接华盛顿特区和巴尔的摩的隧道,目前也在接受审查。

一些批评者认为,马斯克和无聊公司给出的愿景过于虚无缥缈,实际操作起来就像是升级版地铁,甚至是特斯拉车主的私人隧道。

下一步是什么

对于马斯克来说,无聊公司只能算是一种业余爱好。正如他在 2018 年所说的那样,这份工作只占他时间的 2% - 3%。但是无聊公司的进步可能对其他业务有一定帮助。

首先是特斯拉。隧道的使用成本较低,因为它们仅用于特斯拉电动车,从而减少了通风需求并提高了速度。第二个是 Hyperloop。这个项目需要的隧道更大,但是通过较小的隧道项目获得的经验和进步,可以帮助无聊公司提高挖掘效率。第三个是 SpaceX。马斯克的目标是将 100 万人送上火星,而隧道对于实现这一愿景至关重要。在恶劣的条件下,人类可能需要住在地下。如果马斯克要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建立隧道网络可能至关重要。

马斯克长期以来一直在谈论 AI 的潜在危害 ,他曾于 2015 年向未来生活研究所捐赠了 1000 万美元,用于开展一项全球 AI 研究计划。同年,他创立了 OpenAI,旨在加强 AI 研究

但马斯克在 2018 年辞去了公司董事会的职务,并表示他不再与 OpenAI 紧密合作,理由是这可能与特斯拉的 AI 野心产生利益冲突,此外他需要专注于其他事业。

虽然 OpenAI 成立时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专门从事开源的 AI 研究,但它从去年开始转型,通过谋求商业发展来吸引投资。

为什么 AI 是威胁

人工智能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谷歌、Facebook、亚马逊、苹果和众多初创公司正在为 AI 的发展做出贡献:更高的效率、更高的生产率、更少的人类工作量,以及理想情况下更高的人类生活质量。

但马斯克将其视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因为这些优势也凸显出人类的潜在劣势:超级智能的通用 AI 比人类聪明得多。整体来看,对 AI 的恐惧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AI 会无意中做有害的事情;其次,AI 会故意做有害的事情 。

第一个问题在当前的 AI 部署中就已存在。假设我们有一个 AI 清洁机器人,它想要做的就是确保世界尽可能干净。如果机器人只想确保一切都干净,它有几个选择。一种选择是清理所有混乱。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也是 AI 开发人员所期望的。但这不是唯一的选择。

另一种可能性是,它将首先尝试阻止混乱源,而人类会造成混乱,如果没有人,就不会有混乱,所以它可能会想解决所有的人。这是一种完全说得通的 AI 解决方案。

2016 年,OpenAI 合著的一篇论文中列举了推动 AI 研究时需要认真思考的五个研究领域:

OpenAI 如何解决问题

OpenAI 的既定使命是“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使全人类受益”,核心问题之一是 AI 的学习效率。OpenAI 此前推出的 OpenAI Five AI 系统学会了玩 Dota 2(一款电子 游戏 ),在 10 个月的时间里, 它 和自己玩了 4.5 万年 Dota 2。

OpenAI Five 在 2019 年 4 月击败了人类 Dota 2 世界冠军队伍 OG,随后 OpenAI 通过论文解释了背后的工作原理。它展示了深度强化学习的潜力,即使它还没有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高度。

最近,OpenAI 又推出了拥有 1750 亿个参数的 GPT-3 模型,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可以用无可挑剔的语法生成以假乱真的文章。

对马斯克而言,虽然已经离开了 OpenAI,但他还是对人工智能抱有兴趣。他认为应该让公众充分意识到 AI 可能带来的威胁,从而提升监管力度,

而他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增强人类以对抗或者说“加入” AI。

Neuralink 公司专注于微观层面。其于 2016 年启动,目的是构建将人脑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的脑机接口(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从而将计算机与人脑融合。

对于马斯克来说,AI 的能力不断增强,这可能是人类唯一的生存途径。他曾经说过,“AI 的进步是竞争推动的,像谷歌、微软和亚马逊这样的大公司不断你追我赶,会不可避免地将人类置于弱势地位。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将成为宠物。最坏的情况则是彻底灭绝。”

借助 Neuralink,马斯克的目标是提高人类的智能水平,抢先与数字世界建立联系,以便在 AI 超越人类之前武装自己。

当前技术

脑机接口是电子大脑植入物的统称,通常是几平方毫米的电极芯片,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直接植入大脑。

电极收集脑细胞和神经元的电活动,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中。科学家可以使用算法将大脑活动与运动联系起来,并传授给计算机,当某些特定的神经元触发时,就意味着完成了某种动作。

之后,人类就可以仅通过大脑活动来执行指令。在过去十年中,脑机接口背后的推动力一直是军方,因为很多士兵在战争中变成了残疾人。美国五角大楼 DARPA 小组的“革命性假肢”项目就是一个例子。它向美国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和机器人技术专业的研究小组提供资金,以开发新的植入物和假肢,提升人们对大脑和肢体控制原理的新认知。

尽管脑机接口研究已存在数十年,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接口侵入性很高,植入物需要进行神经外科手术,还要与大脑时刻保持连接;脑机接口的带宽太低,人脑有数十亿个神经元,但脑机接口只能记录几个神经元的活动,因此无法模拟真实行为的神经元活动。另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植入它们。虽然有非侵入性脑机接口,但无法识别控制所需的单个神经元活动。

无线控制脑机接口是一个好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为设备供电?如何让设备安全散热?

另外,电极本身也会造成伤害。随着时间的流逝,大脑的自然防御力会将它们包裹起来,将它们与大脑的其他部分隔离开来会让它们变得毫无用处。设备植入后,仍然存在提取、解码和处理数据的问题。

Neuralink 的最新进展

2020 年 8 月底,马斯克实时直播了 Neuralink 的最新大脑植入物原型以及其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新版本。Neuralink 的“缝纫机器人”可以在大脑中植入超薄电极,以测量大脑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代表记忆,动作,思想等,可以传输到可穿戴电子设备上。该设备负责收集并传输信号到手机等智能设备上。

Neuralink 将其新产品称为 “Link”,它的体积只有硬币大小,可以代替一小块头骨,与周围环境齐平,还能被头发遮盖住。Link 拥有 1000 多个信道,而且具备一定的边缘信息处理能力,允许研发团队优化算法,以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收集、处理、过滤和传输能力。

在直播中,马斯卡还展示了一头植入了 Link 的猪的实时大脑活动。Neuralink 当时并未透露进行临床测试的时间表,但此前曾声称试验可能在 2020 年开始。

未来的潜力

尽管与 AI 完全共生还很遥远,但 Neuralink 具备一定的医疗应用潜力,有望帮助解决中风、神经退行性疾病、脊髓损伤和截肢等问题。

美国 FDA 授予了它突破性设备称号,并与其进行瘫痪康复试验。

如果 Neuralink 项目成功,那么就可以用相对简单的脑植入物代替耗时耗力的昂贵疗法和危险手术。这种植入物可以帮助恢复运动、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

在 8 月的演示中,马斯克承认在推出商用产品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能源到交通再到医疗,马斯克的创新正在“侵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斯拉的电动 汽车 让我们使用到更便宜更容易获得的能源;SpaceX 帮助我们寻找另外一个更可以居住的场所;OpenAI 则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超智能人工智能的出现......

不可否认,马斯克的每一家公司,对我们的未来都有着重要意义,至于它们将如何颠覆行业、改变世界,唯有时间可以给我们答案。

知乎是什么软件,在知乎看见的那个橙瓜码字是什么软件?

提起知乎是什么软件,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在知乎看见的那个橙瓜码字是什么软件?另外,还有人想问有没有像知乎一样好的软件,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知乎?上司是什么!软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在知乎看见的那个橙瓜码字是什么软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乎是什么软件

1、知乎是什么软件:在知乎看见的那个橙瓜码字是什么软件?

那个是免费的码字软件,还能够多端云同步,有校对、随机取名好多的功能,你要是想写网文的可以用这个软件,它也是可以和书旗合作的。

2、知乎是什么软件:有没有像知乎一样好的软件

像的问答软件很多,有搜狗问答,雅虎问答,新浪问答,知乎,作业帮,宝宝知道,拇指医生,但人气。

3、知乎是什么软件:知乎?上司是什么!软件!

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准确地讲,知乎更像一个:用户围绕着某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相关的讨论,同时可以关注兴趣一致的人。知乎通俗解释。

4、知乎是什么软件:知乎,软件是干什么用的?

知乎是一家创立于年1月26日的中国化问答网站,产品形态模仿了美国类似网站Quora。为什么知乎上大学评论都差。

知乎主要产品包括:知乎社区、知乎日报App、读读日报App;同时,知乎还包括为激励用户和优质内容产生编辑制作的知乎周刊、知乎周刊Plus、知乎·盐系列电、一小时系列电及出版物。

截至年5月,知乎已拥有万注册用户,平均日活跃用户量达万,全站目前累计产生了万个问题,万个回答及万赞同。年8月,CBInsights公布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知乎排名第24位。

知乎的用户体验:

1、准确地讲,知乎更像一个:用户围绕着某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相关的讨论,同时你可以关注和你兴趣一致的人。对于概念性的解释,网络几乎涵盖了你所有的疑问;但是对于发散思维的整合,却是知乎的一大特色。知乎鼓励在问答过程中进行讨论,以拓宽问题的发散性。鼓励答案的非针对性,鼓励答案的Wiki可参考性。知乎这个软件怎么样。

2、比更加具有排他性,在知乎的每一个注册用户都有一个PR(Person

Rank),你的每一个操作都将直接影响你个人的PR知乎主要是干嘛的。

知乎?上司是什么!软件!

值。在回答的时候,答案顺序按赞同票数排序,赞同票数相同的情况下按个人PR值排序,同时隐被认为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过滤了相当的信息。知乎软件有什么功能。

5、知乎是什么软件:将来知乎。会取代吗?这两个软件各有什么优势?

您好应该不会取代哦他俩各有各的好处不存在取代哦知乎公司待遇怎么样。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哦

6、知乎是什么软件:知乎软件好用吗?

知乎主要产品包括:知乎社区、知乎日报App、读读日报App;同时,知乎还包括为激励用户和优质内容产生编辑制作的知乎周刊、知乎周刊Plus、知乎·盐系列电、一小时系列电及出版物。

以上就是与在知乎看见的那个橙瓜码字是什么软件?相关内容,是关于在知乎看见的那个橙瓜码字是什么软件?的分享。看完知乎是什么软件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cb insight 是什么意思

insight 英[ˈɪnsaɪt] 美[ˈɪnˌsaɪt]

n. 顿悟; 领悟; 洞察力,洞悉; 直觉,眼光;

[例句]The project would give scientists new insights into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earth's atmosphere

该项目将使科学家对地球大气层的状况有更新的深入了解。

[其他] 复数:insights

Cb在这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insights是什么意思

insights

n. 洞察力;眼力;深刻见解(insight的复数)

The project would give scientists new insights into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Earth's atmosphere.

该项目将使科学家们对地球大气层正在发生的情况有更新的了解。

又一AI公司被戳破谎言:伪装到你做到为止真的很难

域名多个 AI, 融资可能多 50%。为了「梦想」,先画个饼不失为上策。

「fake it till they make it」(假装做到,直到你做到为止)这句话,在创业圈一直非常流行。

鉴于许多创业公司以及成熟企业的产品都不会在 100% 成功后才发布,这似乎是一个圈内默认的操作。但有一个疑问:

在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当初创公司也在假装(fake it till they make it)的时候,多少才算太多?

弓满则断。

获得资本与缓冲时间的代价,是要冒着「善意谎言」还没有兑换成现实就在中途被戳穿的巨大风险。

上周,纽约时报刚刚曝光明星公司 One Concern 制作的 AI 灾难应对解决方案名不副实,灾难预测的部分结果被灾后专家与工程师认为可能会有致命缺陷;

今天,华尔街日报就做了另一个披露:

声称正在建立人工智能 app 开发平台的印度创业公司 Engineer.AI,其实并没有真正使用人工智能开发应用程序。

相反,真正的贡献者是使用手动方法的员工们。

根据 Engineer.ai 创始人 Sachin Dev Duggal 的公开演讲以及宣传资料显示,Engineer.ai 开发的一项名为 Natasha 的人工智能软件能够帮助任何人创建定制化 app。

换句话说,任何人都可以在这款 AI 辅助工具的帮助下通过点击网站上的菜单来迅速创建一个移动应用程序。大致流程如下:

用户可以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现有应用程序模板(如公司网站给出的例子是订披萨的 app)。然后 Natasha 在很大程度上会自动创建一个相似的应用程序。

公司表示,由于支撑流行应用程序的大部分代码都是类似的,因此该公司的「人工智能软件」已经掌握了这里面大部分结构,可以帮助用户自动组装新的应用程序。

这将使得整个过程比传统的应用程序开发更便宜、更快捷。

至于效果如何,华尔街日报援引 Engineer.ai 发言人称——「在公司最近开发的一个 app 过程中,大约有 82% 是由这款软件『在第一个小时内自动生成的』,这就是 AI 的魅力。」

然而,Engineer.ai 的内部工程师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却透露,AI 并没有像这家公司声称的那样为应用程序自动汇编代码。

他们指出,该公司的大部分工作依赖于印度和其他地方的「人工工程师」。而且即使考虑到 科技 创业公司普遍存在的「伪装到你做到为止」的心态,公司关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被夸大了。

当被媒体问及该公司有哪些使用人工智能的案例时,公司曾表示,客户需要支付的价格和工程时间表都是完全自动计算出的。

「其中一部分过程使用了自然语言处理,这项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为了识别和理解文本或语音。

另外,还使用决策树(基于选择的图形或模型)将任务分配给开发人员。」

然而,一些现任和前任员工则向华尔街日报透露,实际上一些定价和时间表的计算是由传统软件产生的,而且大部分工作总体上是由员工手动完成的。

这些人甚至还表示,该公司并没有多少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力,而公司内部使用的决策树不应被视为人工智能。

这个说法得到了瑞典深度学习软件公司 Peltarion 创始人 Luka Crnkovic-Friis 的认同。他认为,称决策树为人工智能通常「有些牵强」。

「如果你告诉客户你正在使用人工智能,他们可能不会期待使用一些上世纪 50 年代的技术。决策树其实是一项非常古老和简单的技术。」

有趣的是,就在本月,Engineer.ai 又悄悄在网站上对自己的技术与产品做了一些更加细致的解释与说明。

他们把介绍修改为「平均约 60% 的可复用软件是由机器生产的,其余部分是人工生成的,用于开发应用程序」。

我们并不是完全自动化的应用程序开发。相反,我们依赖于人工与人工智能的合作关系,其中可复用软件 (在传统软件开发中,重复代码约占产品的 60%) 是机器生产的,其余 40% 是机器生产的;大多数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人工生产」。我们相信人类的创造力和才能将永远是创新和构建之旅的一部分。

实际上,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花费巨资进行完全自动化开发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而我们可以通过专注于用自动化来解决那些重复性强和效率低下的工作(虽然 80-20 规则是经典,但我们是 60-40 规则!),进而实现客户的利益。

除了产品的技术应用受到质疑,其在推出产品的时间上,也被认为遵循了「fake it till they make it」的原则。

Engineer.ai 一位熟悉公司运营情况的人士透露,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公司才开始构建自动化应用程序构建所需的技术。

他补充说,公司距离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其核心服务其实还有至少一年时间。

当然,作为一项有门槛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已经发现构建人工智能比预期要难很多。 但除了技术本身,收集数据来训练支撑这种技术的机器学习算法可能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为了训练新算法模型,像 Engineer.ai 这样的应用程序开发商需要从客户那里收集成千上万的请求,并将它们与工程师构建的代码相结合。

但华尔街援引几位熟悉 engineer AI 的人的话称,这家公司还没有收集到足以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应用的数据。

不过公司发言人反驳,他们已经收集了超过 6 亿条记录以构建更好的 AI模型。

另外,在今年 2 月被解雇又同时向公司提起诉讼(这些在此前都没有被公开)的Engineer.ai 前首席业务官 Robert Holdheim 也同时披露了创始人 Duggal 曾经告诉自己的话:

「他说,每个 科技 创业公司为了获得资金都会夸大其词。我其实是认同的,这并不奇怪,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有钱得以开发这项技术。

但是 Duggal 曾告诉投资者,工程师已经完成了 80% 的开发工作,但事实上,我们还没有开始开发这个产品。」

1

域名多个AI,融资可能多50%

「fake it till they make it」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得结论;而人工智能技术在许多情况下,的确能够帮助企业省钱或更精准地找到目标用户。

但投资领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在 科技 领域,评估一家公司究竟有没有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是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十分复杂且定义模糊而松散,非专业人士很难辨别它何时以及怎样被部署及有效利用。

面对投资方,许多创业公司都说自己在使用人工智能作为主要吸引公司客户的方式,但这种说法往往很难经过严格审查。

因此通常情况下,拿出一份「由 AI 驱动」的解决方案,的确更容易得到资本的厚爱。

根据权威数据分析机构 CB insights 提供的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平均交易规模从 2013 年到 2018 年几乎翻了三倍。

而另一家数据分析机构 PitchBook 也表示,2018 年风险投资对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投资几乎比上一年翻了一番,达到 310 亿美元。

特别是域名含有「ai」的公司的数量,在一年内增长了两倍多。目前这种收费的域名扩展在全球 科技 创业公司中非常受欢迎。

此外,就在上个月,日本 科技 巨头软银集团又公布了一个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投资基金——愿景基金 2 期,预计资本总额为 1080 亿美元。

而作为一个已有两年 历史 的资金池,愿景基金 1 期的资金总额也已经达到了约 1000 亿美元,其中有大约 700 亿美元已经被注入到若干家 AI 技术公司里。

总部位于洛杉矶的 Engineer.ai,就在去年从包括 Deepcore inc. 在内的投资机构那里筹集到 2950 万美元,而 Deepcore inc. 正是软银的全资子公司。

软银等机构不断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可能会继续提高 AI 公司们的市场估值,而另一方面,也让许多技术专家和部分投资者的质疑声更为统一。

「人工智能技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承诺过多,但却实现不了』」,这是布鲁金斯学会智库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Darrell West 在上周发出的感叹。

「从几何时,这已经变成了一种营销手段。」

就像我们刚才在第一部分所提到的,这项技术的应用有着清晰的门槛。

一方面,它虽然可以很容易地在测试或初步形式中起步,但实际规模化部署要困难很多。

另一方面,获取和标注必要的训练数据来建立有能力的人工智能模型可能极为昂贵和费时,这也是为何周一我们报道过的一家硅谷人工数据标注公司能够在 3 年内成长为独角兽的根本原因。

只是,鉴于一些投资方并不十分出色的辨别力和技术应用的有限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业者们对 「只有用人工智能做挡箭牌,才能筹集到更多资本」 的领悟愈加上瘾。

英国投资基金 MMC Ventures 的一项针对 2000 余家 AI 技术公司的调查显示,声称自己有某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创业公司能够比其他软件公司多吸引15%~ 50% 的资本。

然而他们也表示,其中 40% 甚至更多的公司其实根本没有使用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技术。

波士顿咨询的人工智能专家 Philipp Gerbert 则认为,不能把责任都归于创业公司。

全球对人工智能融资的浓烈兴趣以及多国之间展开的「技术军备竞赛」,促使创业公司和上市企业开始将自己标榜为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机构——

「即使它们可能只有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

2

人才稀缺,但AI公司却越来越多

「AI 人才」是技术圈这几年少数讨论热度持续走高的话题之一。然而,这个话题也让我们延伸出一个抓破头皮也搞不明白的矛盾点:

一方面,AI 人才已经紧缺到了各大培训机构都开始出售「AI 速成班」的地步,而为何另一边,自称有 AI 技术的企业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Engineer.ai 另一个被质疑的问题,正是出在人才身上。

华尔街日报判断这家公司可能缺乏一批深度具备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高级工作人员。

因为当第一次被要求介绍一个具有人工智能技术背景的高级雇员时,他们只提供了一个名字。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上周被纽约时报质疑的 One Concern,其也存在「缺乏有研究成果的在职 AI 技术开发者」等人才问题。

显然,这不是一家企业的窘境。

有行业人士透露,目前很多自称拥有 AI 技术能力的企业,将利用廉价人力作为暂时的权宜之计,以便于在不断招人以及收集到数据以后推出真正的机器学习算法。

「我认识的一家公司说正在使用人工智能软件读取和收集收据,而实际上他们是用人类在做这项工作。这在行业里也不是秘密。」

从 2015 年到现在,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已经从 AI 技术领域扩展到了更宽泛的行业领域,这也让企业对具备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相关领域技能的员工需求呈现激增态势。

根据美国技术行业组织 CompTIA 在 6 月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IT 行业的失业率在 5 月份降至 1.3%,呈现 20 年来的最低水平。

这更加剧了对稀缺人才的竞争。

因此,在这类技术人才更容易朝大企业、明星创业公司聚拢的过程中,或许对新公司以及行业性技术公司的考量,并没有如外媒讲的那样难以分辨。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