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科技生活

用户体验是做什么的(用户体验是干什么的)

admin2023-02-13科技生活88

用户体验设计师是做什么的?

体验设计师的工作涉及多链路,在实实在在的解决产品的体验问题。

1. 发掘用户需求,打造极致的体shu验

产品体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体验设计师应该是最了解用户的群体之一。

成功始于好想法。体验设计师们采用调研、脑暴等方式,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

为用户带来更易用、更高效、更舒适的产品体验,从而让他们更爱你的产品。

2. 推动执行落地,打造有效的创新

发掘到产品面临的问题及用户需求后,不要让闪光点被淡忘,及时进行有效的落地实行,才能实打实解决问题。

3. 用户反馈,推动产品优化

产品上线不是体验设计的最终结果,用户反馈才是对体验设计质量的检验。

反馈不好,再次找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推进产品设计的持续优化。反馈好,皆大欢喜。

产品经理必修课(6):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发布于2012年的ISO 9241-210标准将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这个概念当然比较严谨了,但不够直观。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囊括很多产品的特性,让用户觉得满意。

互联网知名的信息构架专家、Semantic Studios总裁 Peter Morville曾经提到,他认为用户体验包含7个模块,可以用蜂窝模型来展现。

模型中的内容包括:

• 有用性。面对的用户需求是真实的。

• 可用性。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 满意度。涉及情感设计的方面,比如图形、品牌和形象等。

• 可找到。用户能找到他们需求的东西。

• 可获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完成操作,达到目的。

• 可靠性。让用户产生信任。

• 价值。产品要为投资人产生价值。

Steve Krug在《点石成金》(Don’t make me think)这本书里,提到的用户体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有用性:能否帮助人们完成一些必需的事务?

• 可学习:人们能否明白如何使用它?

• 可记忆:人们每次使用的时候,是否都需要重新学习?

• 有效:它们能完成任务吗?

• 高效:它们是否只需花费适当的时间和努力就能完成任务?

• 合乎期望:是人们想要的吗?

著名的用户研究专家《用户体验设计》的作者Whitney Quesenbery提出了5E原则,认为用户体验包含五个方面,如图6-2所示。

• 有效性:实际可以等同于可用性或者有用性,就是这个产品能不能起到作用。

• 效率:产品应该是能提高使用者的效率的。

• 易学习:学习成本低。

• 容错:防止用户犯错,以及修复错误的能力。

• 吸引力:从交互和视觉上让用户舒适并乐意使用。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用户体验要素》里的五层模型。这种分层方法比较全面,从策略层到视觉层非常清晰。

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就不难看出,其实用户体验关注的就是让产品友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或者反过来说让用户通过你的产品满足需求时足够方便、舒适和快捷。

跟用户研究一样,用户体验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而我见过的比较细致、个人比较喜欢的用户体验评价方法是 Web易用性大师 Jakob Nielsen提出的一些可用性的标准,也被称为“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无论怎样的用户体验方法都可以使用这种可用性原则进行检验。

所以下面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在这个框架下,我们要在用户体验方面达到的目标。Jakob Nielsen是从Web设计的角度来提出的可用性原则,以下根据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经过了一定的改动,增加了“恢复现场原则”,并在最后补充了关于文案撰写的一些建议。

保证界面的内容可见、状态可见、变化可见。任何需要出现的信息都应当在该出现的地方出现。有时在设计的时候未必能想到,但当你作为用户时却经常会有“哦?这里不应该有介绍吗?不应该有提醒吗?”这样的疑惑。

有些看起来是特别基本的要求,但很多产品都做不到。用户找不到信息、不知道当前的情况、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些都是不符合可见原则的例子。

比如,很多产品的空白页面就是图6-3(a)所示的样子。

“我在哪儿呢?这里为什么是白花花的?这里是做什么用的?我能做什么?”都没有告诉用户。即使知道功能的用户也会疑惑:这到底是没有加载完,还是已经加载完了?页面为什么是空的?我究竟该不该等待?等等。

而好的空白页如图6-3(b)所示。这个页面的变化很显著。它明确地告诉了你:这里是做什么的,现在为什么是空白的,而且提供了让页面不再空白的途径,也就是告诉用户现在可以做什么——点击按钮马上就可以关注别人。

再比如,Facebook的加载页面就不是白花花的一片,而是一张伪缩略图,如图6-4所示。这样用户的感知就会非常不同,清楚当前正在加载并且大致了解到会加载什么东西。

让功能操作符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其实在已经之前提到了场景在需求分析中的意义。场景在功能设计中同样很有价值。我们可以知道,功能做成什么样子更符合用户的使用环境和方式。

如果第一次看到滴滴出行司机版的界面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如图6-5所示。

这跟我们日常所见的App交互模式区别很大,文字很大,间距也很奇怪,几个按钮的位置安排得让人不舒服,页面的利用率也不高。

但一结合场景思考,原因就很清楚了。用滴滴出行的司机在使用手机时都在行驶途中或者行驶间隙,同时大部分手机不是在手持状态,而是放在架子上的。在这样的场景下,就要保证最重要的几点:字体够大、信息简洁可以让人快速识别;交互的触发点都没有贴在一起,可以降低操作的误触率。

所以在做设计时,不要主观臆断好坏,而是放到场景下做思考。

用户要能对当前的情况很好地了解和掌控,足够自由。在很多特殊的、有很多可能性的功能界面要注意可控原则。用户需要自己能够把控产品运行的状态。比如典型的视频播放界面,如果只有播放和暂停,而没有快进和拖动,那么可以想象体验会有多糟糕。再比如所有的界面都应该有方便的退出操作。

在 iPhone出现的时候,Home键可以算作是史无前例的发明,完美符合了可控原则。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什么问题,当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只需要按下 Home键,就回到桌面了。这样对很多像我们父母那个年代的用户,就不必在用的时候会时不时担心焦虑,不知道该怎么退出、怎么返回了,遇到任何困惑,一键就可以返回到桌面,很有安全感。

用户需要在同一个产品中接受同一套规范或者逻辑。

许多产品经理会忽视产品逻辑的一致性。在功能、交互和视觉上不考虑逻辑一致性、不考虑使用同样的规范会导致用户的学习成本急剧增加。另外,也会让已经使用某个功能养成习惯的用户,在别的功能上突然不知所措。

比如,在社交产品中,关注你的人会被称为“粉丝”,在另一个页面又变成了“关注者”;在一些提醒对话框中,确定按钮有的时候在左侧,有的时候又在右侧;在工具类操作中,红色有时候表示正确,有时候又表示警告和提醒,等等。

之前我看到过一个例子是某打车软件的支付宝绑定提醒。在App界面上,文案写的是“回复验证码,即可绑定账号。”然而确认绑定时发来的短信里却是“您的验证码是 0235,将此输入应用程序,确认账号。”估计所有用户都会疑惑:那么我到底是要输到哪里呢?

要尽量用足够的提醒和设计,让用户不要混淆、犯错和发呆。

防错、防呆原则已经是日本工业界成熟的质量检验方法了,由丰田体系的创建人新江滋生提出。防错和防呆本意并不是说,针对经常犯错的用户和比较傻的用户设计功能,而是说防止让用户遇到会犯错、会发呆的情况。

前面提到过,好的产品经理要能够以小白用户角度看问题。在判断你的设计是不是真的顺畅、让用户不费劲地使用,就是要以小白用户的角度看问题。

做提醒和解释的时候会看起来很傻。这点东西都不懂吗?但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在设计者对产品和功能足够熟悉的情况下。对于新用户来说,很多事情并不清楚,如果不做好防错、防呆,那么用起来会经常卡壳。

特别典型的例子是如图6-6所示的提醒框。

我估计绝大部分人看到之后都会有点莫名其妙,会觉得“你在说什么?”“然后呢?”“你别不管我了啊,我该怎么办?”

某国产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就写的足够清楚,并且提供了解决方案的按钮,如图6-7所示。

图6-8也是一个非常容易造成困惑的例子。在这个日历中,不可用的日期和非当前月的日期,居然都是用灰色表示的(1~6号其实是不可用的日期)。这样用户也会茫然,要理解很久才能明白过来。

在需要记忆某些信息时,产品功能要帮助用户记忆。

这个原则是基于一个更基本的原则:任何时候都应尽量帮助用户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当你在淘宝买完东西、在美团订完餐之后,肯定不希望自己在脑海里再回忆一遍所有的订单内容,再点确认按钮吧?

比如,我买了好几件衣服,我是希望在结账前再确认一遍的,所以淘宝是这样做的,如图6-9所示。

再比如,在苹果的Mac端“照片”应用里,删除照片时不是直接提醒“要删除吗?”而是如图6-10所示,对话框中提示照片的数量,并且说明当前操作的内容,方便用户再做确认。

界面足够简单、内容易读。

这个原则有两点要求,第一,产品的所有文案都应当简易、可读性强。第二,要让界面足够清晰,以便于用户快速发现自己想要的信息。

有的产品做得特别花哨,界面里什么都有,看起来酷炫,但用户却连哪个是按钮都分辨不出来,这就是得不偿失了。

另外,易读性还要考虑用户使用产品的视觉轨迹,排版不要混乱。这在Web上应该更明显一些,在现在的大屏手机上也很重要。

如图6-11所示,这是某运营商的官方应用,整个界面很花哨,刚打开的时候,下方的那些图标和广告位还都会快速宣传。同时,上方的登录提醒也很不清晰,也没有明显的登录按钮提醒(有些读者可能看得出,点击空白头像就是登录)。所以即便是平时尝试过了很多App的产品经理,都一下子不太清楚该怎么操作。

向用户提醒犯错的可能,并提供给用户挽回错误的方法。

要在用户可能犯错的时候进行提醒,越严重的错,提醒级别就越高。比如当你要还原iPhone的手机设置时,需要先输入密码,如图6-12所示。

然后会有红色的醒目提醒,如图6-13所示。

而挽回错误最典型的方法就是文本编辑里的撤销功能了。有一些产品也会提供操作上的撤销功能,比如在 Gmail中删除某个邮件后,顶部会出现一条停留几秒钟的提示通知,通知中提供了撤销的按钮,用户可以快速点击来取消刚才的删除操作,如图6-14所示。

在任何时候,考虑到用户需要得到帮助的情况并予以提示。

正常操作时,或者说用户掌握充分知识和信息时,提示当然是没有必要的。但实际情况是,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下都有可能产生疑问,需要得到帮助。

除了在产品里放一个几乎不会有人点进去看的帮助文档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当下进行提醒。

比如,我之前玩过的一款游戏,在任务页面会有醒目的“帮助”按钮,点开有详细的提醒,如图6-15所示,防止出现玩家看到任务时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情况。

用户在使用时,要方便、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使用搜狗输入法里的Emoji表情输入时,可以看到它们都是按照最近使用来排序的。这样常用的表情往往都排在前面,可以快速找到。

在用微信的“+”功能时,如果不久前曾经拍过照,那么照片会自动浮现在按钮上方。这个功能设计得很巧妙,用户在这种情况下的确很有可能正要选择这张照片,所以不需要打开相册选择就可以直接发送出去,堪称高效。

适应用户的碎片化使用习惯,在各种切换和退出返回时要能有恢复现场的能力。

实时保存内容是在有编辑功能的产品中非常重要的,比如知乎网页版在编辑页面时会隔一小段时间就自动保存一次,因为临时状况意外退出后,再到草稿箱中还能找到。如图6-18所示。

iOS在处理应用间临时的切换时提供了很方便的返回功能,点击左上角就可以回到刚刚所在的应用界面,这让很多碎片化的操作得以顺畅进行,如图6-19所示。

大家平时都遇到过但估计很少有人会留意,微信内置浏览器有记录上次阅读位置的功能。如果你在读某个公众号文章,读到一半回到聊天页面说几句话,再返回这篇文章时还是会回到离开时的位置。

而在新浪微博App中看某个人微博时,如果跳出再回去,又回到了微博列表的顶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每次都会有想摔手机的冲动。

未来产品会越来越多,大家对信息接收的方式也不会满足于整块儿的形式,而是会变成以信息流、碎片化的方式为主。所以保护现场将是每个产品都要考虑的原则。

虽然产品经理接触的文案有限,但往往都是较为关键的部分。比如给某个功能起名字,可能直接影响到用户对功能的认知,以及使用功能的方法。作为产品经理,应该对文案有着足够的关注。在锤子科技工作的时候,我们对短短十几字的文案,可能会来回讨论几十个版本。如果是一个重要功能的名字,甚至可能会经历连绵几个月的纠结。

对于文案的话,有几条建议。

在进行文艺创作时,名字当然越有趣、越有个性比较好,但在给产品、功能和某些地方的提示进行描述时却是大忌。作为产品设计者,我们应该让用户理解产品含义,而不只是让用户感受到我们的趣味。

像苹果公司的OSX提供的整盘克隆备份功能,有很多可选的更有科技感的名字,但他们选定的是时光机器(Time Machine),任何人都对这个功能的效果有了特别具体的感知,大家清楚使用这个功能就可以让电脑恢复到过去某个时刻的状态。

而有的产品把自己的各种功能和功能项的称呼都起了特殊的名字。比如积分叫 X币,商城叫集市,购物车叫竹篮等,都对用户的认知造成了困扰,增加了很多学习成本。MIUI有一个“神隐模式”,有很多朋友都不懂这是什么功能,也就从来没有尝试过。

这里也提一句,尽量避免使用网络流行语。网络热词流行过去之后,可能很快就被遗忘了。过段时间,就会没人觉得新鲜,再久一些大概都没人能记起其真实含义了。

在简约易读原则里简单提到了文案呈现的清晰简洁,这里想强调的是字数能减则减,直到再减就不能表达清楚意思为止。

我们看到过这样的产品提示文案,“确认要删除选中的25张照片吗?删除后照片将永久销毁、不能恢复,请慎重选择,点击下方确认按钮即可删除。”这就像产品经理花了10秒钟就随手写下来、懒得去想第二遍的“文案”。其实后面那些废话完全可以删掉,更合适的写法应该是“要删除这25张照片吗?它们将不能恢复。”用户自然知道要去点击按钮。

在某些情况下,一长串文案也不如一个简单的符号有效。比如“√”用来指代“已经成功”或者“顺利完成”的意思就方便许多,也容易理解。

“网络异常,请检查设置。”这就是最糟糕但却很常见的一种文案。首先,网络异常是产品服务器的网络异常还是用户这边的网络异常?检查设置是要看产品里的设置、网络设置,还是系统设置?这种不清不楚的文案,不会有什么效果。

QQ的默认验证消息文案至今都没怎么变过,如图 6-20所示。对话框中的“我是……”就存在着歧义——到底是要写清楚申请添加好友的申请人是谁,还是写明被申请人是谁?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的一则轶事,他每写一首诗都要先给不识字的老奶奶读一遍,老奶奶说听不懂,他就继续改。我们写的产品文案也应该如此,找一个并不熟悉产品内情的人,让他看这些文案,看不懂的就不停地改,这样最终就是最直白又通俗易懂的版本了。

在锤子科技,我们都会找一个对数码产品不感兴趣的同事来帮忙审阅文案;在小米科技,这事儿据说是拜托楼下的保安来完成的。

本文提到的原则以及关于文案的建议,可以作为检验来配合各位完成产品设计,但用户体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要一起求索。

关于用户体验,我有个非常深的感触,就是任何功能都还有变得更好的余地。所以任何时候,我都不敢自称设计出了无懈可击的作品,对任何设计出的方案,只要有时间精力都要不断去研究和思考,让产品越来越好,让用户越来越满意。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好的产品不是依靠某个神奇的idea就能所向披靡的,好的产品往往都是在任何细节都无可挑剔。

• 任何你觉得可能会“不太舒服”的地方,在市场上很可能会让成千上万的用户“很不舒服”。

• 任何你觉得已经够完善的方案,仍然会有优化空间。

什么是用户体验设计?我这样的学渣看完都能秒懂

(预计阅读用时:5分钟)

Part.1: 什么是用户体验设计

Part.2: 用户体验设计的历史

Part.3: 用户体验设计学科大方向

Part.4: 用户体验设计师可以从事哪些项目的工作

Part.5: 用户体验设计师职位概述

Part.6: 用户体验设计的价值

Part.7: 如何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

Part.8: 现在你可以怎么做

User Experience =  UE 或 UX  = 用户体验, 以下简称UX  ( PS:国内通常翻译成UE )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与产品或服务进行交互时的总体感受。UX设计考虑了塑造这种感受的每个要素,从在线购买商品时结帐过程到实体产品在你手中的感觉,都包括在内。UX设计的目标是为用户创造轻松,高效,相关且全面的愉悦体验。

“UX涵盖了用户与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交互的所有方面。”——Don Norman(唐·诺曼),认知科学家和用户体验架构师

UX设计师将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运营策略和设计结合起来,为产品和服务创建无缝的用户体验。它们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并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UX的一些最基本原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中国古代风水哲学,该哲学致力于以最佳,和谐或用户友好的方式布置环境。也有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文明就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了工具和工作场所。

19世纪末,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和亨利·福特,开始将基本的经验设计原则融入到他们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率,泰勒对工人和他们的工具之间的交互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就像今天的用户体验设计师调查用户如何与产品和服务交互一样。

用户体验历史上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工业工程师亨利·德雷弗斯。他在其《为人们设计》(1955)一书中对我们现在所知的用户体验设计(UX design)进行了非常准确的描述:“当产品与人之间的接触点成为摩擦点时,那么(设计师)就失败了。另一方面,如果人们通过与产品的接触而变得更安全、更舒适、更渴望购买、更高效——或者更快乐,那么设计师就成功了。”——亨利·德雷弗斯,工业工程师。

90年代初,唐·诺曼(Don Norman)加入了苹果的团队,成为他们的用户体验架构师,使他成为第一个在自己的职位上体现用户体验的人。他之所以提出“用户体验设计”一词,是因为他想“涵盖人们对系统体验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业设计、图形、界面、物理交互和手册”。从那时起,这些领域都扩展到了各自的专业领域。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倾向于雇佣非常特定的角色,比如用户体验研究员或交互设计师,以涵盖用户体验的所有不同方面。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求优化他们的环境,以获得最大的用户舒适度。如今,用户体验设计这个术语有着很强的数字内涵,通常指的是应用程序、网站、软件、小工具和技术。

除了基础的设计技能,UX设计学科主要可以划分为5个领域方向

UX设计不仅与用户有关,它还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可靠的用户体验策略可确保业务愿景、用户需求和技术能力保持一致,并通过使团队专注于,为目标用户解决正确的问题,来帮助团队明确投入资源的优先级。

如果您选择专注于体验策略,需要与设计团队和关键业务利益相关者(创始人,产品经理等)密切合作;你的工作将是确保每个人都在为合适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又与企业的商业愿景保持一致。简而言之,UX策略需要制定产品的计划和方法

用户研究是UX设计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实际上,所有UX设计师都必须精通用户研究的艺术-甚至有些人会选择专门研究这一领域。顾名思义,UX研究人员专注于设计的研究方面。他们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收集对目标用户的深入见解。作为UX研究专家,您可以期望与产品团队紧密合作,以确定研究问题,计划和领导用户研究会议(例如访谈,调查,可用性测试等),并分享您的见解,以便告知产品策略。通常与用户研究相关的一些其他角色包括可用性分析师和研究分析师。

信息架构是一种以逻辑,用户友好的方式组织和组织内容的科学。如果您正在设计网站或应用程序,则信息体系结构将对其导航的容易程度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作为UX设计人员,您需要了解IA的原理。

如果您决定专注于UX的这一方面,则最终可能会成为信息架构师。信息架构源于认知心理学,您可以将信息架构师视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员!作为信息架构师,您可能负责评估现有产品的IA,从头开始计划新产品的IA,标记信息以及创建线框和分类法。

交互设计着重于用户如何与数字产品的特定元素进行交互。该领域着眼于交互式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以及如何设计和优化它们以供人类使用。交互设计师回答以下问题:“用户单击按钮时会发生什么?” 或“用户将如何在移动应用程序的不同页面之间转换?” 最终,他们研究如何减少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摩擦。

如果把用户体验比作一座冰山,上述领域均是冰山的水下部分,与人们通常看到的水上部分就是视觉设计。一些UX设计师也有专门从事视觉设计,它往往属于用户界面(UI)设计。负责最终的图像,配色方案,图标和版式。这个领域需要了解设计的原理,适合在该领域深耕的职业有:平面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用户界面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等。

很多人对于用户体验设计周围的大量信息、行业术语、技术细节感到不知所措,其实对于UX设计师来说,无需成为用户体验设计所有垂直领域的专家,大多数人只会选择在其职业生涯中专注于一两个领域。不要强迫自己同时学习所有内容,这很容易让你陷入焦虑循环,还会放大弱点和知识差距,磨灭掉你的优势和兴趣。初学者首先系统性的了解整个学科是很有必要的,但紧接着要做的是了解自己,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更有针对性,例如:

1、你喜欢与人交谈,在跟别人交谈中感到轻松,那么你可以先尝试主持下狼人杀游戏;

2、你喜欢分析事物,善于表达自己,那么你可以找到开实体店的朋友,一起聊聊他们经营的那些事;

3、你喜欢漂亮的事物,可以从平凡中发现美感,那么你可以先拿起笔画一画速写;

4、你很讨厌一些让自己经常犯错的产品,那么你可以用手机拍下它们,然后找人吐槽它们是如何让你难堪的;

5、你发现跟人交流时,总是有很多的歧义,那么你可以尝试回到家里先整理下自己的房间;

等等等等……

可以确定的是作为一名UX设计师,你永远不会感到无聊,因为这个行业一直充满挑战,初学者无需立即确定适合自己的领域。随着您在UX设计行业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你将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领域,你可以探索并确定最适合自己的技能组合,这些技能可以证明你的独特优势和兴趣。

随着技术行业的发展,UX设计领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UX设计师发现自己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从事各种各样项目的工作。下面是一部分UX设计的一些应用场景。

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网站,移动应用程序或软件的用户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市场上的成功。从电子商务网站到社交应用程序,从CRM软件到智能终端等等,UX设计人员负责确保用户获得流畅的在线体验。

语音用户界面正在彻底改变我们与技术交互的方式。在国内语音智能终端每年都在扩大市场,在美国每天约有50%的成年人每天使用语音搜索,而ComScore估计,到2020年,所有搜索中的50%将基于语音。UX设计师在提高语音体验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预计到2022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价值将达到270亿美元左右,用户体验设计师将越来越需要设计沉浸式体验。同样,自从Pokemon Go风靡全球以来,增强现实技术也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将不得不调整他们的方法,以确保最新的技术是可访问与友好的。

UX设计不仅适用于有形物体和数字产品,如维基百科所述:“服务设计是对服务的人员,基础结构,通信和物质组成部分进行规划和组织的活动,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服务设计可以作为更改现有服务或创建新服务的方式。”简单来说,每当你购买餐饮,入住酒店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时,您的体验都是服务设计的结果。

UX设计师在不同的公司有着不同的定位

原因之一是,许多公司高管实际上也不太了解UX设计师的需求。他们听说UX很重要,并且愿意投资,但是他们还没有弄清楚UX设计师在公司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趋势是编写包含所有可以想到的每一项UX技能和任务的全面工作描述。

然后是公司规模的问题。较小的公司,特别是初创公司,倾向于寻找一位UX设计师来覆盖所有基础。能够满足所有用户体验需求的通才。拥有更多资源的大型公司可以将其UX团队划分为更多特定的角色,只有一两个人专门负责UX流程的某些方面。他们可能会区分用户研究,信息架构师,体验策略师等。

尽管有这些变化,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在大多数UX设计师工作的职位概述:

1.1、用户研究和竞品分析

1.2、数据解析和定性反馈

1.3、创建用户画像,角色和情节提要

1.4、确定信息架构并创建站点地图

1.5、创建原型和线框

1.6、跟进或制作高保真效果图

1.7、进行可用性测试

2.1、适应能力

2.2、沟通,协作和团队合作

2.3、解决问题能力

2.4、设计思维

2.5、以用户为中心的心态

2.6、对细节的把控能力

2.7、创造性和分析性方法

2.8、了解交互设计原理

2.9、熟练掌握相关行业工具,例如 Sketch,Axure,AI,PS,AE,Principle等

2.10、业务知识:了解业务指标以及具备将公司目标转化为数据指标的能力

除了以上的UX职位概述,还会有细分领域UX角色(如交互设计、UI设计、用户研究等),我们会在之后的分享中再去探究其中一些职位以及它们各自的职位描述。

好的设计就是好的生意——  IBM首席执行官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 Jr.),UX设计的价值是巨大的。不仅针对最终用户,还针对用户体验背后的企业或品牌。

从用户角度来看,好的UX设计最终使我们能够尽可能轻松地进行日常生活。从设置事项提醒到与在线朋友聊天,听音乐或线上购买商品,我们轻松完成这些操作是良好设计的结果。

从业务角度来看,设计一流的用户体验,绝对是确保客户满意度和建立品牌忠诚度的关键。仅当产品或服务轻松无忧且令人愉悦时,用户才想再次回来。

根据设计管理协会(Design Management Institute)进行的一项研究,在10年的时间里,以设计为导向的公司,他们的业绩始终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此外,由Adobe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业务中的设计思维可以创造可衡量的竞争优势。以设计为主导的公司报告称,其忠实客户增加了50%,市场份额增加了41%,总体竞争优势上升46%。

如我们所见,UX设计是综合性的领域,在UX工作中需要高度多样化的技能,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热情,UX的职业是多种多样的,具有挑战性并且在经济上有较高的回报。根据Glassdoor的统计,美国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平均年薪为 97,460美元,某招聘网站23563份样本的数据,国内用户体验设计的平均月薪约为15,721人民币。

UX设计职业没有标准的背景或道路发展,你可以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你也不一定需要具备大学学历。企业雇主倾向于将设计技能,商业敏锐度和核心能力结合在一起。所以,UX设计师通常具有以下特质和属性。

1.1、熟练创建用户画像,服务蓝图

1.2、对用户进行访谈、测试与研究,并输出报告

1.3、能够根据用户测试数据和定性反馈来迭代工作内容

1.4、创建产品线框与原型

1.5、了解交互设计原理和信息架构

1.6、符合产品需求的视觉表现能力或跟进能力

2.1、将目标,策略和需求转化为业务指标的能力

2.2、了解业务指标与体验设计的联系

2.3、平衡业务与体验冲突的决策能力

3.1、具有创造性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2、换位思考能力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心态

3.3、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4、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1. 与职业导师交谈,讨论职业规划,并确定UX设计是否适合你

2. 参加免费短期的UX设计实训课程,深入了解行业

3. 利用系统与结构的学习方式,在3到4个月内成为跨进UX设计的门槛

4. 通过职业导师专业指导,完善自己的简历和作品集,并找到相关性的工作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